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烈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患者以发热、充血和出血、休克及肾脏损害为基本临床特征,亦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
我国于20世纪30年代发现该病流行于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后逐渐向南、向西蔓延,近年来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本病的发病率较高,病死率为5%~10%,我国的病例数约占全世界的90%,在病毒性疾病中仅次于病毒性肝炎居第二位,因其危害严重,现已成为我国重点预防控制的传染病之一。本病主要分布于欧亚两大洲的北部、中部和东部,其中以中国、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朝鲜半岛发病较多,疫情较为严重。
【病原】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oirus, EHFV)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的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
EHFV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呈球形或多形性,直径为90~120 nm,外表为双层蛋白形成的囊膜,膜表面有纤突。
本病毒基因组由3个分离的RNAs片段组成:小(S)、中(M)、大(L)。
S片段长1.7~2.0kb,编码核壳蛋白NP;M片段约长3.6 kb,编码病毒糖蛋白G1、G2;L片段约长6.5kb,编码病毒RNA聚合酶。EHFV能感染啮齿类动物或人,但本病在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EHFV通常生长缓慢,可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人肺癌细胞(A???)和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 E6)进行传代培养。
EHFV即使在接种最易感的Vero E6细胞中,通常只有很少甚至没有CPE。
该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脂溶剂、去氧胆酸盐、甲醛和紫外线敏感,4~20℃温度下相对稳定,高于37℃及pH5.0以下易失活。60℃经2h或100℃经30 min可使病毒灭活。
【流行病学】
本病多呈散发性,全年都可发生,发病高峰大多在秋季与冬季,常发生于河湖低洼地、林间湿草地和水网稻田等多水多草的地方。
EHFV的自然宿主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如姬鼠属、田鼠属、家鼠属等,大鼠为实验动物型的主要传染源。
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动物源性,病毒通过血液、唾液、尿以及粪便排出。人类主要是经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接触带毒动物及其排泄物而感染。
此外,雌性动物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等节肢动物叮咬宿主后亦可引起本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