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贺表来了(六)

嘉靖三十五年,冬,万寿宫迁居吉日。

虽钦天监精挑细选,言此日“紫气东来,吉星高照,宜迁居、纳祥”,然天公却未必时时作美。

北京城的清晨,天色是那种压抑的、仿佛凝冻了的青灰色,寒风如刀,刮过紫禁城层层叠叠的琉璃瓦和朱红宫墙,发出尖利的呼啸。

西苑外,早已冠盖云集。

依品级勋爵,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序列班,鸦雀无声地肃立于凛冽寒风之中。呵出的白气瞬间消散,每个人的脸上都凝结着一种近乎僵硬的庄重与不易察觉的焦灼。

虽事前筹备经月,演练再三,然这煌煌天家仪典,终究非精密机械,终归难免纰漏。世间事,从来便是如此,看似花团锦簇,底下难免些草台班子的仓促与混乱。

最大的纰漏,出在了那本该如雪片般汇集、象征着“万国来朝”、“百官归心”的贺表之上。

总有那么一些或在外、或在京的官员,或因路途遥远驿马迟误,或因手下书吏笔误需重新誊缮,甚或只是单纯的疏忽懈怠,竟未能在这吉日良辰之前,将那份关乎身家前程、圣心喜怒的贺表及时送达。

平日或可通融,然今日不同!

今日高坐于精舍之内、即将迁居新宫的,乃是嘉靖皇帝朱厚熜!一位以“天威难测”、“圣心独断”着称的君王。他心思之缜密、猜忌之深、于细节处洞察之微,满朝文武谁人不知,何人不惧?

在这“以喜庆禳灾”、“昭示圣德”的关头,若独独缺了某几份贺表,在那万寿宫正殿御案之上空出一角……这画面,只需稍稍一想,便足以让任何一位堂官脊背发凉,冷汗涔涔!

那已非简单的失仪,而是在天下面前,打了皇帝的脸面!是对那场精心构建的“普天同庆”叙事最直接的戳破!

嘉靖帝绝不会认为这是无心的疏忽,他只会从中解读出“怠慢”、“不敬”、甚至“腹诽”、“怨望”!

届时,雷霆之怒降下,丢官罢职都是轻的!

因此,虽典礼未正式开始,但各部堂官的值房内外,早已暗流汹涌,弥漫着一股比窗外寒风更刺骨的焦虑。

“王郎中的贺表呢?!昨日便说已到通州!为何现在还不见踪影?!再派人去催!快马!快!”兵部值房内,一位侍郎压着嗓子低吼,额角青筋隐现。

“广东布政使司的贺表……这、这怕是真来不及了……”礼部一位主事面如土色,捧着驿报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

靖海伯、兵部右侍郎陈恪,亦未能完全超脱于此等俗务之外。

他虽主要精力在戎政与火药局,但既在兵部任职,一些关联卫所、边镇将领的贺表递送事宜,亦需他协理过问。

此刻,他正站在值房廊下,听着一名属下低声禀报,眉头微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