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道命令:金刚山、周田两个一级观通站,每10分钟向我汇报一次敌舰活动情况,同时报告海域清理情况。
命令下达没多久,电话铃声便此起彼伏地响起。
汕头水警区的护卫舰大队和鱼雷艇大队,刚刚完成为期一周的海上巡逻警戒任务,刚刚返回军港,干部战士正高兴地欢度假期。许多官兵在电影院看电影,突然,电影院里响起了广播声:“老海,老海,赶快回家!”这是连汕头市民都熟悉的暗语,意味着紧急集合,一级战备!一时间,街头巷尾大批身穿水兵服的战士和上白下蓝制服的海军干部纷纷向军港跑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很快,南海舰队作战室收到汕头水警区回报:“我水警区部队齐装满员,随时可以出动。”
金刚山、周田两个观通站报告:观通站对海上的商船、渔船和军舰观察得清清楚楚,从左营港出来的两条台湾军舰已被紧紧盯住。他们间距半海里,行动鬼鬼祟祟,继续向我方向西来。
吴瑞林又亲自拨通了海上攻击梯队孔照年副司令员的电话,指示:要抓住敌舰不放,决不能把敌人放跑,集中优势兵力,先打一条,一定要打好这一仗。
胡嘉恒率领的“剑门号”和“章江号”从左营军港出发后,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夜里九点多才到达南澳岛附近海域。期间,他专门到舱室里看望了特别行动队的队员。几十名经过特训的队员,身穿作训服,没有佩戴任何军衔标志,脸上涂着伪装油彩,个个神情严肃,显得气氛有些凝重而诡异。
21时30分,解放军海军张参谋长再次打来电话,传达四条指示:
一、 要查明确实是台湾方面派来搞“心战活动”的军舰;
二、 可在30海里左右打;
三、 不要打伤外国军舰、商船、渔船;
四、海军和广州军区均不参与此次战役指挥,由南海舰队吴瑞林司令员负责具体指挥,南海舰队直接向总参谋部李副总参谋长汇报,由李副总长负责协调广州军区空军对作战海域上空进行空中掩护。
听到上级指示,作战室里群情振奋。吴瑞林立即下令,待敌靠近后,海上第一梯队迅速向敌舰开进,将敌舰包围分割,先打“章江号”。
已经在南澳岛的澳湾隐蔽多时的海上舰艇编队,由四艘高速护卫艇和六条鱼雷快艇组成。23时13分,海上指挥员孔照年指挥舰艇编队出击接敌,由于通讯落后,鱼雷艇编队却迟迟未能到达战斗海域。到6日凌晨1时42分,护卫艇编队发现目标,“剑门号”和“章江号”也发现了四艘解放军炮艇向它们高速接近,胡嘉恒下令便凭借着两舰火炮口径大、射程远的优势率先向护卫艇编队开炮。
孔照年见状下令:“各舰注意,准备射击”。
护卫艇突击各舰求胜心切,高度紧张,竟将命令误听成:射击!便借助敌舰炮火射击火光为目标,各自开始射击。
孔副司令员大为光火,身经百战的他十分清楚,我舰炮火口径小,射程有限,这时射击,我护卫舰的炮火不仅对敌舰构不成太大威胁,更无疑是在给敌舰指示目标,敌人的主炮一炮打中,就有可能让我方一艘护卫艇失去战斗力。小舰打大舰只能贴身近战,让敌人大舰重炮的优势无从发挥,才能致胜。他马上下令停止射击,命令各艇展开战斗队形高速接敌,直至冲击到能看清敌舰艇桅杆时,才下令一齐射击,压制敌舰炮火,同时将两舰分割开来,集中打击“章江号”。
胡嘉恒见解放军护卫艇编队来势凶猛,便指挥“剑门号”一面还击,一面向东规避,拉开距离,企图发挥重炮优势。“章江号”则规避不及,被四艘护卫艇紧紧缠住。
解放军的四艘护卫艇高速接近,从500米与“章江号”同航向行驶并猛烈射击,一直打到100米以内。在集中火力攻击下,“章江号”被完全压制,起火燃烧,开始后撤,企图脱离接触。
这时,鱼雷快艇编队终于赶到,向“章江号”发射多枚鱼雷,匆忙的攻击却无一命中,“章江号”冒着滚滚浓烟向外海狼狈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