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他的一名手下匆忙走进,双手恭敬地递上一张布告,上面写着“招贤令”三个苍劲大字。
那手下满心好奇地问道:“寨主,您特意让小的去取这东西回来,可上面究竟写了些啥?”
太史慈目光炯炯,缓缓接过布告,仔细展开阅读。
只见上面文字洋洋洒洒,尽述曹操对贤才的渴盼之心。
言明不论出身,不计过往,只要身怀一技之长,皆可前来投奔。
太史慈读完,手中布告微微抖动,内心不禁泛起层层涟漪。
回想当年,从洛阳杀人出逃后,为躲避通缉,他才来到这荒凉苦寒之所。
之后为了生存,他聚拢了这群活不下去的穷苦之人,在此占山为王,劫富济贫。
这段时日,虽说过得逍遥自在。
但是,太史慈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到故乡青州东莱。
更何况,大丈夫身处乱世,应当手持三尺剑建立不朽功勋。
如此庸庸碌碌,怎是他太史慈的本心所愿?
手下见寨主长久不语,又壮着胆子说道:“寨主,您莫不是要去许都投靠曹操吧,您要是走了,我们这些弟兄该如何是好?”
太史慈浓眉紧蹙,脸色犹豫不定地说道:“放心,我若离开,定然不会不管你们。”
随即,太史慈摆摆手:“你们先退下吧,容我好好思量。”
待手下离开后,太史慈缓缓起身,在堂中来回踱步。
“我太史慈一向自恃勇力和谋略,难道就要在这山中终老,做一个无名的寨主?”
“可若真去投奔曹操,他帐下人才众多,我能否崭露头角?”
“万一不被曹操重视,我又该何去何从?”
太史慈喃喃自语,目光透过敞开的大门,望向远方被暮色笼罩的山峦,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迷茫与挣扎。
数年前。
青州黄巾兴起,消息传来后,太史慈心中曾燃起一丝希望。
在他看来,这或许是重返青州的好机会。
于是,他暗中去探查黄巾军的情况。
可在看完黄巾军的德性后,太史慈的心凉了半截。
他妈的!
狗屁的起义军。
不过是一群走哪抢哪,四处流窜的土匪罢了。
就这帮衣食无定的家伙,可能不用朝廷剿灭,他们自己先要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