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古新宇说,“他认为完全可行,就是他让你秘密起草问责制,他负责拿到省政府主管部门批示。问责制下来后,不管是各部门、各局,还是各乡镇、各村,一律按问责任考核,对不称职、不作为、假作为、慢作为的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一律做出相应处理, 对积极作为,真作为的人一律给予奖励或提升。”
汪世洋点点头:“小宇啊小宇,你对某些领导干部的不正作风深恶痛绝啊。你知道这一套下来,全县得有多少领导干部会倒在这个问责制下?”
古新宇摆手说:“这我不管,给他们一个月的机会,到期绝不姑息。如果郑顺有毛病,我在背后支持你,照样把他拿下。”
汪世洋听了一阵冷颤,终于看到古新宇心狠手辣的一面。看来落在他手里的人,绝不会有善终的机会。
古新宇见他神情冷惧问:“叔,你害怕了?”
“没有。”汪世洋摆手说,“没什么可害怕的。不过是不是狠了些,看看能不能放缓一些。”
古新宇想了想说:“这样,在一个月考核期内,利用宣传部门对各部门、各局的责任和对民服务的义务,以不间断的方式向县百姓公布,并公布举报电话,让全县百姓都了解得清清楚楚!一个月后,再给一个月的实验期,对受到举报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责令整改。实验期一过,那就不能再客气了。”
汪世洋点点头说:“这样可以。”又笑笑,“在你手下干活不太好干啊。”
“好干。”古新宇笑笑说,“该干啥就干啥,不该干的就别干,多简单的事儿啊?”又说,“这个问责制现在只限于咱们仨知道,不能透露给任何人。”又对贺光说,“贺哥,一旦问责制文件下发,你马上和焦局长说,对公安全部业务及时通报到位。关于百姓服务这块千万别出大毛病,什么110出警、维护社会治安、派出所对民服务了,要特别注意。焦局长人不错,我不想让他负连带性责任。不过,省里批示没下来之前,先守口如瓶。”
贺光点头:“我记住了。”
古新宇点点头,又对汪世洋说:“今天开会我仔细观察了,各人反应不一啊。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又是刮一阵风,表现得不以为然;有的表现很兴奋,可那种兴奋不是热情,而是认为有利可图,可以从中捞一把的;也有根本设当回事,就是参加个会而已。很少有像咱俩这么全身心投入的,咱们运作起来举步维艰啊。不过,叔别气馁,我自有办法。我想从思想意识形态上抓起,先筹措一笔资金,从老家大原村动起来,搞一个试点样本,让别的乡、镇看到实际行动,然后再抓几个行动不积极的乡镇,做为反面典型,予以通报批评和处理,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我想一定能把水搅动起来,让全县一起进入这个经济改革的旋涡,咱爷俩再一路披棘斩,一定会取得一个好成绩。”
汪世洋听他的计划又很大胆,担心地问:“你是说先自己垫钱在你们村先搞起来?那得多少钱啊?你去哪儿筹那么多钱?”
古新宇笑笑,竟唱了起来:“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把汪世洋和贺光又逗笑了。
汪世洋经笑着问:“你是想和朋友借,得借多少多啊?\"
古新宇点点头:“叔,我的性格你清楚,是轻易不肯向人开口的,这次是要舍出脸了。不过,只要我开口,一百多万还是不成问题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百多万?”汪世洋大吃一惊,“那可是巨款啊,一旦……”
古新宇知道他担心什么,一抬手说:“叔,为了实现多年的梦想,我必须大刀阔斧,破釜沉舟,让自己没有退缩的后路,才能勇往直前.\"
汪世洋从他眼神中看到了锐不可当的凌厉,也看到了对阻碍他前进步伐的杀气。他点点头,这个具有浪漫情怀的年轻人,绝不因浪漫而懦弱,却隐含着一股锐不可挡的霸气,一旦锋芒毕露,那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场面。他不由被这气势所牵引,一拍沙发:“好,就这么干,我也凑些钱。”
古新宇摆摆手说:“叔,用不着你,你的工资去掉养家剩不下多少,剩多了你就是贪官了。”
汪世洋一听,随即明白过来,这是古新宇对他的一种保护。他多了拿不出,十万还是有的,以古新宇的聪明不会认为他没有积蓄。他是不想让自己显露出来,让别人落下话柄。同时,又给了自己一个警示,以后不许再贪。其实他并不是太贪心的人,只是早些年的困顿让自己对没钱产生了恐惧。这些年为别人办事,是收了些好处,但他绝不大收,只收一些小意思便收手.他看得出来,古新宇不但嫉恶如仇,也嫉贪如仇。好在自己不想再伸手,不然恐怕不用别人,就会折在古新宇的手里。
古新宇见他又半天不说话问:“叔,是在为我担心?”
汪世洋点头:“有点儿,毕竟不是小数目。”
“不用担心。”古新宇摆摆手,“叔,你把办公室安置好,马上督促储备组,组织好财会、库房管理人员,不管谁先拿的钱,也必须笔笔入帐,清清楚楚。我拿的钱也必须让指挥部出欠款手续。我筹措的赊钱物资,我给别人打欠条,指挥部给我出欠条。”
汪世洋点点头:“好,我明天就通知企业局局长史劲松,把工具厂腾出来,马上找人粉刷,进办公设备,争取一周内工作人员全部就位。”
古新宇了算时间,点点头:\"二十二号,指挥部正式办公。\"
汪世洋听到他不容置疑的口气,就像听到命令:“好,就二十二号。”
“好!”古新宇笑了,“那咱爷俩就一路劈棘斩荆,勇往直前,取得一个胜利再一个胜利。到那时郑顺再反应过来,也来不及了。不是咱们排挤他,是他本身就没投入热情,有应付了事的思想。”
汪世洋点头:“他是有怕追责的意思,这么多年一直这样。”
古新宇不屑地说:\"他怕追责,好啊,那就不给他责,当个架子算了。”
汪世洋瞪大眼睛问:“你是想架空他?”
古新宇摇摇头:“不是我想架空他,是他根没想往实里坐。人家不想要的东西,咱何必给?咱没那么贱,也没那么闲。”
汪世洋很同意:“有道理,没准硬给人家,人家不但不领情,反而认为要害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