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说来听听。”
“一是以分散凉州西部妖军为目的,在剑门郡不断展开游击,缓解凉州压力。另一想法就是凉州台州守军两路出击,凉州为佯攻,实则一鼓作气收复剑门。”
第一种设想,是余兴楷出征前与兵部大臣们讨论的结果,其意在将来天峻、凉州、台州兵分三路反攻妖界。但是在那个灭妖总方略中,这一行动要等到东线大捷之后才可展开。
至于第二种设想,应是余兴楷离京之后,由那些兵部的年轻人提出的。
“杜亮,你怎么看?”
“臣觉得,收复剑门就可打破当前僵局,还请陛下速速决断!”
此言一出,兵部当中有不少人冷眼吭气,就连当年主动让位推荐杜亮升为左侍郎的右侍郎陈裕也在默默摇头。
此僵局,不光在人妖两族之间,也存于朝堂庙宇之中。对于军国大事,各部各衙门的高官都有可能各执己见,最终为了逢迎君意,心照不宣而已。但是方略一旦下落,就会演变成各部各衙门之间互相拉扯。
各部如此,人亦如此。稳坐兵部尚书座椅十三年的余兴楷一走,被其他官宦称作铁板一块的兵部也会生出嫌隙,更别提其他部了。同光明白,此时若是不作出决断,以后兵部的内部分歧只会日渐增长。
“杜亮,你有何理由?”
“妖族不善防守,且其主力全在凉州西,后方空虚。若此时不进攻,放到日后只能和妖族打游击,而游击正是他们的强项。就算将来能打开一个兵分三路的局面,台州守军的死伤定会比收复剑门要来的惨重。”
军国大事岂能一言堂。同光视线转到兵部其他官员上,问了句:“诸公觉得,杜亮之言有何利弊?”
陈裕第一个站了出来:“回皇上。兵家讲究虚实,现在妖族倾巢而出进犯凉州西部,谁能断定他们会不会突然折返回守剑门?况且剑门地势易守难攻,当初妖族为攻下此地就损失了四万精锐。现在攻守易形,杜侍郎冒进之举,难道不也是让台州守军送死吗?”
陈裕的话语也是许多兵部官员的心里话。他们对杜亮那一派并无恶感,毕竟都是大将军带起来的同僚。
但也正是因为大将军身在前线,万一反攻剑门演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或是全军覆没的惨败,那么凉台二州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大将军的远征之师也将彻底成为一支孤军。剑门战略地位固然重要,但比不上近在咫尺的威胁。
同光凝神注视大魏地图许久,平静道:“洛水长临战事一旦开始,台州守军即可反攻剑门。”
圣意已决,旁人再无多言。
接下来就是议论粮草器械漕运,人员调动等各个具体事项,一切都是为了两场将要到来的反攻作出的安排。大方向已定,又是皇帝亲自牵头,因此从上午直至黄昏,商议过程并无阻碍。
“今日就议到这里了,诸位爱卿回府去吧。”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手握帝国命运的达官显贵们逐级而下时,忧虑更甚。
宋元贞与杜亮同行而下,步子迈得十分缓慢。无论今日的决策有多少利弊,东西两线几乎同时反攻,这是一步险之又险的棋。
杜亮问道:“皇上一同采纳天界和我们的建议,元贞兄怎么看?”
宋元贞瞥了眼这位今日语惊四座的兵部左侍郎,轻轻一笑,“还能怎么看?天意不可违,我们做臣子的只能噤声。”
在宫墙的巨大阴影下,国师的车队朝着天界在人间象征的敬天观缓缓前行,慢慢没入黑暗。
“皇上也难呐,身边能有你这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家伙。今日这般胆气,你是喝了几坛酒才进宫的?”
杜亮脸面略带了些苦涩,疑问道:“莫非我今日的忠言,明日就要成了胡话了?”
“我也不清楚。” 宋元贞远远望向了更下方,与身边党羽谈笑风生的徐恺之,“徐大人今日言语甚少,有的也只是点头称是,谁知明日大朝他又会是什么脸面?”
“我一心一意为国谋划,更无触动他半点利益,他怎会来寻我的麻烦?” 杜亮叹了一气:“真要来寻我麻烦的还是陈老,当年向皇上多次引荐我……没办法,现在就是要打破僵局。”
夕阳下,同光五年曾随皇帝御驾亲征的兵部右侍郎陈裕走得最为急切,这位见证了两任兵部尚书更替的老人,身后除了被残阳照出的极长影子,再无他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元贞兄,明日朝会之后,你我还能否同朝为官?”
宋元贞重重地拍了拍这位同年且同乡的挚友,说道:“朝前走,莫回头。”
……
京城国子监,无论何时都是京城最为热闹的地方。自从太宗以来规模不断扩大,后来到了高宗皇帝在位时,高宗更是称“天下泱泱读书种,皆入我京城国子监。”其巅峰规模,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