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天子亲军啊,大明皇室的私军,比六大步兵营,还牛掰的存在。
“嘶嘶嘶”
“咕噜”
、、、
整个大殿,武将激动,文官却是寂静如斯,一个个倒吸冷气,猛吞苦水啊。
太震撼了哈,这个朱皇帝,不愧是武夫皇帝,金口一开,就扩充了几万人。
尤其是户部尚书龚彝,确实是忍不了,直接硬着头皮站出来,大声劝谏道:
“陛下啊”
“能不能,减少一些编制啊”
“亲军4个卫,1.6万人,是不是,太多了点”
“更何况,都是骑兵,重甲步兵配置,战马,驮马,太耗钱粮了”
没办法,朱皇帝负责扩军,户部负责给钱粮啊。
这个世道,战乱几十年,到处都是失业游民,武夫兵痞,不缺当兵吃粮的人。
但是,钱粮这玩意,又不是地上长出来的,大风刮过来的。
朱皇帝在广东的时候,就说过了,拿不出钱粮,那就砍户部的头颅。
龚彝可是老会计了,别看这些兵马,4万都不到,看上去不多。
但这些,都是真正消耗的钱粮,比10万土司明协营,耗费至少一倍以上啊。
“呵呵”
“龚尚书啊”
“朕记得”
“太祖的时候,可是有天子26卫呢”
“朕才多少啊,才搞了8个卫而已”
“不多,不多,一点都不多的”
龙座上的朱皇帝,呵呵一笑,对着龚彝摆了摆手,轻飘飘的几句话,就把事情定下来了。
说实在的,他的真正核心兵马,其实也不多的。
天子亲军1.6万,骑兵1万,二炮营1.1万,六大步兵营3万人,总计6.7万人。
如果,再加上锦衣卫和东厂蕃子,也就是7万多一点点吧。
要知道,现在的明军,经过扩编后,已经到了33万编制啊。
更何况,太祖成祖时期,大明天子的亲军,可是有26卫呢。
那时候的一个卫,巅峰时期的兵马,就超过了1万人,那就是26万呢。
朱皇帝早就想好了,这些天子亲军,一般的战役,很少出动的。
只有到了关键的时刻,大战役的决战时刻,一把投进去,一战定胜负,废掉满清的八旗精锐。
“朕知道”
“龚尚书,老成持重,忠心耿耿”
“为了朝廷的钱粮问题,军饷问题,劳心劳力”
“这样吧”
“实在不行的话”
“朕还有一些内帑,到时候,也会拨出来,用于军需采购”
没办法,朱皇帝回师昆明,就是为了整顿朝廷。
同样,扩充兵力,打造更新兵械,是最重要的大事,也是朝廷的一部分。
整顿朝廷,就是为了理清内部,筹集更多的粮饷,训练更多的兵马,以备将来的东征。
两个月以前,广东的广州之战,湖广的常德之战,四川的重庆之战。
身为大明皇帝的他,已经感受到,兵力的严重不足了。
这时候,绝对不能有半点犹豫,否则将来东征的时候,必然会左支右绌,四处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