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卫主将,是谭益将军,左卫是靳泰将军,右卫是王高明将军”
“龙骧卫主将,是尚之孝将军,左卫是秦尚勇将军,右卫是高林启将军”
“所有的左卫,都是骑兵编制,配备战马和驮马”
“所有的右卫,都是重甲步兵编制,配备重盾,重甲,大砍刀,还有滇马驮马”
“所缺的兵丁,从六大步兵营抽调”
“实在不行的话,也可在其他兵营挑选,任何将校,不得阻扰”
没错,够胆够勇够果决的朱皇帝,要爆兵了。
亲军亲卫营,从3千人,直接扩编到1.6万。
骑兵军团,4个营,从6千人,直接干到了1万人。
二炮营,1个主营,4个二炮司,5千人,直接爆到1.1万人。
就这三个兵团,就从1.4万人,干到了3.7万,这才是真正的暴兵啊。
没错,这一次的扩编,就是为了将来的东征北伐,必须一战功成。
特别是亲卫营,以后的天子亲军,以前3千人,太少了。
现在变成了1.6万人,以后挪腾的空间,就非常大了。
如今,大明军队,经过扩编以后,已经超过了30万,天子亲军,也必须跟上步伐啊。
而且,这里面的大将,也是精心挑选的。
欧阳卫,魏豹,都是心腹大将猛将,尚之孝也不差的。
谭益,高允发,聂学宗,高林启,是川东战将,百战猛将。
秦尚勇是秦翼明的侄子,靳泰是靳统武的儿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唯一的不足,就是王高明了,是王维恭的儿子,懿安皇后的大侄子。
“至于战马问题”
“骑兵营和亲卫营,原有的一万多战马”
“朕记得,贵阳会战,还有广州之战,都缴获了上万匹战马”
“朕的意思呢,冲锋陷阵的时候,用战马,平时训练和行军,尽量用滇马驮运吧”
“再有一点,户部也可以想些办法”
“咱们大西南,毗邻青藏高原,那边的蒙古马,也是不错的”
“反正,一句话,尽量想办法”
“就是砸锅卖铁,也得把天子亲军,骑兵团的战马,全部补齐了”
没错,朱皇帝扩编那么多,战马确实是个大问题。
大西南六个省,真正适合上战场的战马,确实不多。
所以说,朱皇帝只能靠缴获,去青藏高原走私战马,再配一些滇马。
是的,这一次的扩编,非常具有针对性,就是用骑兵对付满清的骑兵,重甲步兵团,也是为了对付骑兵。
福建的郑成功,他的海盗集团,别的不行,铁人军确实是不错,能虐杀满清的骑兵。
所以说,此事关乎到国运啊,即便是砸锅卖铁,也得凑齐了。
“咚咚咚”
“陛下万岁”
“末将欧阳卫,愿效死”
“末将魏豹,愿效死”
“末将谭益,愿效死”
“末将尚之孝,愿效死”
、、、
哗哗哗,一片甲胄声,十几个大将,全部猛的站出来,跪地磕头,挺直背脊,吼声如雷。
欧阳卫,魏豹,谭益,尚之孝,白绘,秦尚勇,靳泰,王高明等等,一个个双目赤红,赤胆忠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