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知识点(16)

第三节 肺气肿

肺气肿:肺脏含气体过多而导致体积膨大,称肺气肿。

特征:肺含气量过多,肺膨胀,容积增大。

按肺气肿发生的部位可分为:

①肺泡性肺气肿→肺泡内空气增多

②间质性肺气肿→空气进入间质并积聚在间质中

1.肺泡性肺气肿

1.1 原因:

(1)阻塞性肺气肿:在慢性支气管炎时,细支气管增厚、狭窄。呼气时因支气管腔狭窄,气体呼出受阻,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内储气过多,形成肺气肿。

(2)代偿性肺气肿:当肺脏某一部位发生肺炎而实变时,病灶周围组织代偿实变部的呼吸机能,表现过度充气,形成局灶性代偿性肺气肿。

1.2 病理变化

(1)眼观:肺脏体积显着膨大,充满整个胸腔。被膜紧张,边缘钝圆,颜色苍白,重量减轻。指压留痕,切开时可听到破裂声。切面干燥,无血,呈海绵状或蜂窝状。

(2)镜检:肺泡极度扩张,肺泡间隔极薄、断裂或消失,破裂的肺泡互相融合形成较大的囊泡。肺泡壁毛细血管因空气压迫而贫血。

2.间质性肺气肿

由于肺泡、细支气管破裂,空气进入肺间质所致。

第四节 肺萎缩

1.概念:肺萎缩是指肺泡内含空气量减少,以致肺泡呈塌陷状态的病理变化。

2.原因与类型

按萎陷发生的原因,可分为:

①压迫性肺萎陷

②阻塞性肺萎陷

第四节 肺萎缩

1.概念:肺萎缩是指肺泡内含空气量减少,以致肺泡呈塌陷状态的病理变化。

2.原因与类型

按萎陷发生的原因,可分为:

①压迫性肺萎陷

②阻塞性肺萎陷

压迫性肺萎陷:由于压力所致。

阻塞性肺萎陷:指支气管管腔受阻塞,空气进入肺泡受阻。

肺泡内原有的空气逐渐被吸收引起肺萎陷。

2.1 压迫性肺萎陷:

①肺内压力:肺内肿瘤、寄生虫、炎性渗出物等。

②肺外压力:胸水、腹腔压力(腹水、胃膨胀等压迫)。

3.病理变化

(1)眼观:萎陷部位体积缩小,表面下陷,质地实,呈肉样,缺乏弹性,切面致密均匀。萎陷组织块放入水中下沉。

→压迫性肺萎陷,萎陷区域苍白色

→阻塞性肺萎陷,因淤血呈暗红色

(2)镜检:肺泡壁平行排列,彼此互相接触,肺泡腔狭窄或消失。细支气管腔也呈扁平状。

4.结局

①若萎陷时间不长,病因消除可恢复正常。

②若时间较长,间质结缔组织增生,肺泡壁细胞变性,最后纤维化。

第十章 消化系统病理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系统具有消化、吸收、排泄功能,及屏障机能、局部免疫作用。

第一节 肠炎

1.分类

1.1 按疾病进程可分为:

①急性肠炎

②慢性肠炎

1.2 按炎症性质可分为:

①卡他性肠炎

②出血性肠炎

③纤维素性肠炎

2.原因

多种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生物学因素:

①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