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

急性型黄疸型多发生于大猪和中猪,呈散发性,偶见暴发。

病猪体温升高,厌食,皮肤干燥,有时见病猪用力在栏栅或墙壁上摩擦至出血,1~2d内全身皮肤和黏膜泛黄,尿浓茶样或血尿。几天或数小时内突然惊厥而死。病死率很高。

亚急性和慢性型多发生于断乳前后至30kg以下的小猪,呈地方流行性或暴发,常引起严重的损失。

病初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眼结膜潮红,有时有浆液性鼻液,食欲减退,精神不振。

几天后,眼结膜有的潮红水肿,有的泛黄,有的在上下颌、头部、颈部甚至全身水肿,指压凹陷,俗称“大头瘟”。

尿液变黄、茶尿、血红蛋白尿甚至血尿,一进猪栏就闻到腥臭味。

有时粪干硬,有时腹泻,病猪逐渐消瘦,无力。病程由十几天至1个多月。病死率50%~90%。恢复的猪往往生长迟缓,有的成为“僵猪”。

妊娠母猪感染钩端螺旋体可能发生流产,流产率20%~70%,母猪在流产前后有时兼有其他临床症状,甚至流产后发生急性死亡。流产的胎儿有死胎、木乃伊胎,也有弱仔,常于产后不久死亡。

2.牛

急性型多见于犊牛,常表现为突然高热,黏膜发黄,尿色很暗,有大量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胆色素。皮肤干裂、坏死和溃疡。常于发病后3~7d内死亡,病死率甚高。

亚急性型常见于奶牛,体温有不同程度升高,食欲减退,黏膜发生黄疸,产乳量显着下降或停止。乳色变黄如初乳状并常有血凝块,病牛很少死亡。经两个月后逐渐好转,但往往需经两个月产乳量才能恢复正常。

流产是牛钩端螺旋体病的重要临床症状之一。一些牛群暴发本病的唯一临床症状就是流产,但也可与急性临床症状同时出现。

3.马

急性病例呈高热,稽留数日,食欲废绝,皮肤与黏膜发黄,点状出血。皮肤干裂和坏死,病的中后期出现胆色素尿和血红蛋白尿。病程数天至两周。病死率40%~60%。

亚急性病例有发热、委顿、黄痘等临床症状。病程较长,为2~4周,病死率较低,为10%~18%。

马周期性眼炎可能与感染钩端螺旋体有关。病马表现畏光流泪,结膜红肿,角膜浑浊,眼前房充满纤维素性出血性渗出物,虹膜色淡,轮廓不清,可持续2~3周,恢复后间隔6~8周,又可反复发作,终致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受损,导致失明。

4.犬

表现发热、嗜睡、呕吐、便血、黄疸及血红蛋白尿等,严重者可归于死亡。以幼犬发病较多,成犬常呈隐性感染。

5. 羊

临床症状基本上与牛相似,但发病率较低。

6. 鹿

曾在我国北方养鹿场中发生,以当年仔鹿易感性最强。主要表现体温升高到41℃以上,可视黏膜黄疸,贫血,血尿,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委顿,心跳加快,如治疗不及时,往往预后不良。

7.貂

波摩那型感染的病例,主要表现为排黄色稀便,渴欲增加,食欲减退,心率及呼吸增数,精神沉郁。有些病例,出现眼结膜炎、发热、贫血、后肢瘫痪、血尿等临床症状,往往归于死亡。

8.狐狸

主要侵害3~6月龄的幼狐,表现为出血黄疸型、波摩那型、流感伤寒型,病死率为90%~100%,成年狐发病较少。呈地方流行或散发。

【病理变化】

不同动物钩端螺旋体病的病理变化基本是一致的。急性病例,肉眼可见病变主要是黄疸、出血以及肝和肾不同程度的损害。慢性或轻型病例,则以肾的变化为主。

1.猪

皮肤、皮下组织、浆膜和黏膜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胸腔和心包有黄色积液。心内膜、肠系膜、肠、膀胱黏膜等出血。肝肿大呈棕黄色,胆囊肿大、淤血,慢性者有散在的灰白色病灶(间质性肾炎)。水肿型病例则在上下颌、头颈、背、胃壁等部位出现水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牛、羊、马、鹿

病理变化大同小异。皮肤有干裂坏死性病灶,口腔黏膜有溃疡,黏膜及皮下组织黄疸,有时可见水肿。肺、心、肾和脾等实质器官有出血斑点。肝肿大、泛黄。肾稍肿,且有灰色病灶。膀胱积有深黄色或红色尿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3.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