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巴氏杆菌病是主要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cida)引起的多种动物和人共患的一种传染病。
急性病例呈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变化,故又称出血性败血症。
慢性型表现为皮下、关节和各器官的局灶性化脓性炎症。
人的病例罕见,且多呈伤口感染。
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
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锁喉风”、“喉风”、“大红颈”、“大舌肿”,主要侵害中猪和小猪。
?病原学
多杀性巴氏杆菌
形态特性:
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
0.6~2.5×0.2~0.4um,无芽孢,无鞭毛无运动性。
革兰氏染色阴性。
病料组织或体液涂片:两极浓染(如美兰)
印度墨汁染色:清晰的荚膜,经过人工传代培养的弱毒菌株荚膜消失。
培养:
需氧兼性厌氧菌,对营养要求较高
血液琼脂上:灰白、湿润而粘稠的菌落,不溶血。
·血清型
本菌主要以其荚膜抗原和菌体抗原区分血清型。
根据荚膜抗原分5个群,分别以大写英文字母A、B、D、E、F表示。
根据菌体抗原不同分为16个血清型,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宿主 常见血清型
牛 6:B 6:E
禽 5:A 8:A 9:A
猪 1:A 3:A 5:A 1:D 4:D 10:D 6:B
绵羊 6:B 1:D 4:D
兔 7:A 5:A
·抵抗力
该菌在不产生芽孢的小杆菌中,是对物理和化学作用抵抗力很低的一种。
阳光下10分钟,水、土壤中不超过2周,室温或4~8℃冰箱保存2~3周,真空保存5年。
?流行病学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感染类型:本病经常发生内源性感染。
传播途径:
消化道,呼吸道,吸血昆虫媒介,皮肤粘膜的伤口感染。
人多由于动物咬、抓伤感染,一般不同畜禽间不易互相感染。
易感动物:各种家畜、野兽、禽类、人都有易感性。其中以猪、牛、家禽、兔最常见。
流行特征:
一般无明显季节性。
卫生条件差、通风不好、营养不良、离乳、长途运输、拥挤、寄生虫病等诱因能促进本病的发生。一般为散发。
水牛、牦牛、猪有时可呈地方流行性,家禽特别是鸭发病时,可呈流行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