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猪的传染病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炎

?概述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致死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急性出血性纤维素性肺炎和慢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胸膜炎为主要特征。

急性病死率高,慢性常耐过,典型病变为两侧性肺炎,胸膜粘连,肺炎区色暗质脆。

曾被称为“猪接触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

1957年由英国的Pattison首次报道,目前世界范围广泛存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在我国的流行和分布

自1990年确诊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以来,本病已在我国20多个省市发生和流行,损失巨大。

?病原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APP

形态及染色:是有荚膜、菌毛的Gˉ小杆菌,呈球杆状,不形成芽孢,无运动性,两级染色。

培养:最适生长温度37℃,通常用于分离的最适培养基为巧克力琼脂,需要5~10%的CO2环境,24小时形成菌落。

抵抗力:较弱,光照、干燥和常用消毒剂短时间灭活。很容易发生死亡或变异,对四环素、青霉素、磺胺、喹诺酮类敏感,但易耐受。

目前APP有15个血清型

外毒素(RTX)是其主要的毒力因子,其中ApxI和ApxII毒力最强。

所有血清型APP均产生ApxIV且仅在体内产生,因此ApxIV可以用于种特异性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北方地区分离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以血清5、7型居多,南方2、7居多。

?流行病学

易感性:各种年龄猪均易感,但以2~4月龄的猪最易感,并有前移趋势。

传染源: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无病变/有病变)隐性带菌猪较常见。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呼吸道传播,可从一个猪栏“跳跃”到另一个猪栏,在大群集约化饲养条件下最易接触传播。

特点:

①本病在猪群间传播主要由引进带菌猪引起。

②通风不良,拥挤、气温急剧变化等应激因素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本病的发生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一般无明显季节性,多见于晚秋冬春,气温剧变;

?临床症状

主要特征在急性期表现为体温升高(41~42℃),严重的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呈犬坐姿势,临死前从口鼻流出带血样泡沫液体,慢性期为阵咳、消瘦。

根据病程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4种临床发病形式,潜伏期1~2天。

①最急性:

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1.5℃,沉郁、厌食,病猪卧地,皮肤发绀,无明显呼吸症状。

一般1~2天突然死亡,口鼻流出带血的红色泡沫。

②急性:

同圈或不同圈许多猪同时发病,体温40.5~41℃,沉郁、拒食、咳嗽、呼吸困难,有时张口呼吸,呈犬坐姿势,初为鼻、耳、腿部皮肤,继而全身皮肤发绀,常出现心脏衰竭。

③亚急性或慢性:

常由急性转变而来,体温略有升高,食欲不振,阵咳或间断性咳嗽,生长缓慢。

在慢性感染群中,常有很多隐性感染猪,当受到其它病原微生物侵害时(如肺炎霉形体、多杀性巴氏杆菌、败血波氏杆菌),则临床症状可能加剧。

?病理变化

剖检主要病变为肺炎和胸膜炎,肺炎大部分为两侧性,涉及心叶及尖叶和部分隔叶,隔叶上的病灶常常是局部的,而且界线分明,肺炎区色暗,紫红色,坚实、切面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