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暗流激涌,元直归心

旌旗蔽日,甲胄森寒,历经河北战火洗礼的百战精锐,带着一身尚未散尽的硝烟与血腥味,沉默地穿过许都城门。那沉默之下,是足以令天地变色的力量。街道两旁的百姓,早已被勒令回避,唯有寒风卷起尘土,掠过空荡的街巷,更添几分窒息般的压抑。

曹操没有举行任何盛大的凯旋仪式,甚至没有过多露面。大军驻扎城外,他只带着核心文武和少量亲卫,直接入驻司空府。府门紧闭,戒备森严,仿佛一头受伤的猛虎,退回巢穴舔舐伤口,同时用冰冷的目光扫视着一切潜在的威胁。

司空府,议事堂。

炭火盆驱散了些许寒意,却驱不散堂内凝重得几乎实质的气氛。曹操高坐主位,脸色有些苍白,眼袋深重,但那双眼睛依旧锐利如鹰,扫视着下方的心腹——荀彧、程昱、贾诩、夏侯惇、曹洪等。

“潼关战况,详细报来。”曹操的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夏侯惇独眼之中满是血丝,起身抱拳,声音洪亮却难掩挫败与愤懑:“主公!马超小儿,倚仗西凉铁骑之利,连日猛攻!其麾下庞德,勇不可当,数次攀上城头,皆被我军死战击退!我军伤亡……已逾三千!若非潼关天险,文烈与末将拼死力战,恐早已……”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西凉军的战斗力,尤其是其骑兵的冲击力和马超、庞德等人的悍勇,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料。

曹操面无表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马超……韩遂……好,好的很!”他语气平淡,但每个字都像是从冰缝里挤出来,“趁我北上,袭我后方,还想‘清君侧,迎天子’?谁给他们的胆子?!”

目光转向荀彧:“文若,许都情况如何?”

荀彧神色凝重,拱手道:“主公回师,人心稍定。然西凉军势大之谣言依旧未绝,加之此前流言牵扯荆州……彧已加强城内巡防与四门盘查,暂未发现大规模异动。只是……”他顿了顿,“宫中陛下,近日似乎颇为‘忧心’国事,时常召见老臣询问关中和西凉局势。”

曹操眼中寒光一闪即逝。“陛下忧心国事,是好事。”他语气莫测,“待我平定西凉,自会向陛下详细禀报战果,以安圣心。”

他不再纠缠于此,直接切入核心:“西凉疥癣之疾,然其位置关键,若不速除,必成大患!我意已决,休整五日,尽起大军,亲征西凉!一举荡平马超、韩遂,永绝后患!”

“主公!”程昱出列,面带忧色,“我军河北之战方歇,人困马乏,粮草转运亦需时间。西凉地势复杂,骑兵纵横,马超骁勇,是否……暂缓时日,以待万全?”

“缓?”曹操冷哼一声,“马超会给我们时间吗?关中世家会给我们时间吗?荆州刘表会给我们时间吗?”他猛地站起身,一股霸烈的气势弥漫开来,“我就是要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以雷霆之势,碾碎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边鄙匹夫!”

他目光扫过众将:“夏侯渊、徐晃、张合、于禁!尔等随我出征!荀彧留守许都,统筹粮草,稳定后方!夏侯惇,你熟悉潼关战况,为先锋!”

“末将遵命!”被点到名字的将领齐声应诺。

“文和,”曹操看向一直沉默的贾诩,“西凉诸将性情,你最熟悉。此次西征,你为我随军谋主,可有良策?”

贾诩微微躬身,声音平淡无波:“马超勇而无谋,韩遂老而多疑,联军各部,利则相争,败则相弃。主公大军压境,示之以威,继之以离间,破之不难。”

曹操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一丝近乎冷酷的笑意:“知我者,文和也!”

战略已定,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始轰鸣着运转起来。许都内外,气氛愈发紧张。

刘协通过“影”的渠道,几乎同时获悉了其亲征西凉的决定。

“果然……他还是选择了最快、最狠的方式。”刘协在简陋的指挥所内踱步,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亲征西凉,若能速胜,则可携大胜之威,彻底震慑内外,包括朕这个‘天子’。但……西凉岂是易与之辈?马超之勇,西凉地势之险,都足以让曹操陷入泥潭。”

他走到沙盘前——这是他用“皇商”搜集的资料,结合记忆制作的关中、西凉地形简易沙盘。

“曹操西征,许都必然再次空虚。荀彧虽能,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我们的机会,也是……刘备的机会。”刘协的手指在荆州新野的位置点了点,“影,刘备那边,近来有何动向?”

“回陛下,刘备依旧驻守新野,并无明显异动。但其麾下近日确有一位名为徐庶的谋士投效,据闻刘备对其极为礼遇,奉为上宾。”

徐庶!果然还是去了刘备那里!刘协心中一凛。按照原历史,徐庶将在不久后因母亲被曹操所执而被迫北归,继而推荐诸葛亮。但现在历史已被他搅动,徐庶提前出现,若真让他在刘备身边站稳脚跟,无疑会极大增强刘备的实力,甚至可能影响诸葛亮出山的决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必须截胡!至少,要打乱这个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