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此事还是由本官亲自去。巴牙喇是精锐中的精锐,所骑之马也是骏马,依鞑子习性,一人双骑,便有六百匹骏马,每名鞑子带一名养马的包衣,包衣也是一人双马。
这支建奴小股部队远离本土,从辽东千里来此作战,包衣的武力和马匹也不会差,所以那里至少有一千两百匹好马,外加几百匹精壮驮马。
若是你们在搜寻时毛手毛脚,冒冒失失地惊动看马的包衣,让那一千两百匹骏马逃脱,休怪本官不念旧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是是是!郭老弟思虑周全!哥哥多谢了!”
唐通长长舒了口气。
……………
从古北口回到回龙沟已是午后,对亲卫嘱咐一下,让他们今日傍晚前便上长城,明日一早沿着自己做的记号赶来。
收拾一下武器弹药食物,郭少靖立即起程。
这处位置自己也熟悉,之前去关外装甲车队,便是从司马台长城处翻越。
装甲车队离此不过数十里,附近的山谷也基本上走过,知道何处山谷能进马队,心中已猜出巴牙喇将马匹养在什么地方。
翻出长城不远,便找到巴牙喇留下的排泄物痕迹,确实是从自己猜想的方向来,捡了几块石头在地下摆出箭头形状。
沿着痕迹一路追踪几十里,果然在自己估计的位置发现了大队人马聚集,搭着数十顶帐篷。
哼!他们还不知道马福太已全军覆没,正在大模大样准备晚餐,只等太阳下山,几十里外长城上的明军看不见烟头,便可以生火做饭。
………
黄宝祥带着八百名亲卫利用飞钩爬上长城,当晚便宿在长城敌楼里。
翌日一早爬下长城跟着地上的箭头记号于当天下午赶到。
郭少靖指着一张临时手绘的地图说道:
“宝祥!你带人赶到这条山谷这个位置,离此大约二十多里,上午七时之前,砍些树木将通路堵死,保证让一匹马也逃不过去。”
机灵小伙黄宝祥带上两百人,拿着地图从另一条山沟赶往指定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