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陈留之战(上)

此外,袁尚还把墨工坊的运输工作,定位最高级别!除了袁尚,逄纪,黄月英与墨工坊的工人匠人之外,只有甘宁三将知道此事!一旦泄露秘密,逄纪自己将进行追责!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涉事之人将以叛徒论处!逄纪,甘宁三将都写下了军令状作为保证书。黄月英也被袁尚严厉告知保密工作!

第五步,安装:这批物资到达袁军大营后,根据之前记录的拆解步骤和部件位置,墨工坊的工人和匠人会利用工具和技术,如木榫、绳索等来逐步组装每座投石车。这些具体事宜全权由黄月英去做,甘宁三将负责外围警戒,绝不准走漏半点消息。逄纪也在军中严查各种间隙,开设举报大奖和连坐刑罚。凡是举报军队中内奸的,一旦查实,赏银一千,酌情升官一到三级。有知情不报者按照同伙论处,斩首。查到内奸的营房官兵,也都会进行处罚,军棍二十!将领则会降职!而内奸如果在没有被发觉前,自己投降,弃暗投明,逄纪则免除一切罪责,并且赏银一千。并被逄纪集中管理和录用,反向提供曹军内情者再多赏银钱一千!

第六步,测试和调整:完成安装后,墨工坊进行测试和调整,确保投石车能够正常运作。黄月英亲自进行试射测试,调整弹弓和瞄准角度。而且这些工作都是在夜间进行,同样的保密工作严谨。袁尚也会观摩效果,并且由辛毗、田畴和颜良制定攻城战如何借助这些投石车达到摧古拉朽破城的效果!

最终,投石车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袁军大营外一里处,并且由幕布遮挡防雨防泄密。甘宁三将始终负责这个区域周围没有任何人出现,哪怕是路过的百姓也全部斩杀。但斩杀的肯定不是寻常百姓,因为老百姓早就知道这是交战区,躲都躲不及,哪还有反方向往军事区走的?

官渡之战时,很多陈留的世家大族和老百姓就开始向南边的许昌和东边的徐州方向撤离,到袁尚兵临陈留城下时,城中的人口已经减少了一半!

接下来,袁尚就是要等一个好天气攻城了,同时,他还命令袁军将士寻找一些大石头,以作为投石车的炮弹!另外,黄月英还随行一并带来一些大型陶罐,并装满火油!这些东西在攻城时放在投石车上,一定威力十足。

不过黄月英也把账单带给了袁尚,制造这些投石车,以及这趟运输的费用,已经花光了墨工坊的一切资金,还欠着吴氏的数万银钱。当真是一样劳民伤财的事情啊!即便是黄月英给夫君袁尚不断的节省资金,也都是欠下了债款。黄月英也因此感到十分肉疼。但是没有办法,为了保证投石车的坚固耐用,她也是选取最好最结实的木料,从材料上优中选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袁尚倒是不以为然,他认为好钢就应该用在刀刃上!留着那些金银珠宝有什么用?还不如拿它们换取攻城利器!只要有权力,有军队,有战斗力,什么金银珠宝得不到?

可是陈留郡和许昌如果拿不下,曹操始终是袁尚的头号大敌!而只要拿下陈留和许昌,曹操就算不死,他带着汉献帝逃往淮南地区,也已经是气数已尽!因为许昌地区的战略位置太过重要了!而许昌作为新的帝都,其政治的重要性更大!

袁军这边前前后后等待投石车的时间足有二十多天!自从春末夏初袁尚发动南侵战争后,加上官渡之战的时间,前后已经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季节已经进入到盛夏之时,正是天气最热的时候。

曹军方面,曹真始终无法突破袁军的三道封锁线,也搞不清为什么袁军迟迟没有攻城。但是曹军也不敢出城,因为荥阳方向的贾诩与文丑也派兵三万人斜刺进入陈留和许昌的结合带!算是呼应袁尚,阻断许昌向陈留的援军和物资支持。

然这也是袁尚的军令,不然贾诩可不敢轻易从军事要塞荥阳出来。而且袁尚严格下军令,告知文丑不得出战,凡是遇到战事,以军寨阻挡交通要道即可,而且要保证水源,也不要上山。因为这个季节放火烧山,别说你有三万人马,十万大军也得被烟呛死!如果文丑违背军令,便由贾诩接替他的指挥权!

袁尚这是怕文丑走原史中马谡守街亭的老路。

贾诩本身也是智谋之士,知道他们的任务就是阻断许昌的曹操援军即可!因此当街下寨,严防死守才是王道!而且贾诩已经敏锐的嗅到主公袁尚拿下陈留就在这几日的光景了。不然也不会让荥阳城的军队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