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条件说起来其实很简单:他想要蜀国增援大汉五十名经验丰富的医师,来到徐州替刘备工作,在‘大汉医馆’中开堂授课,尽可能帮助大汉再多培育一些优质人才。当然,这些过来的人才,待遇俸禄肯定是不会差的。
这个原因也很好理解,随着四年前张富在长安建设了第一个医馆之后,以张仲景、安道全等顶尖内科、外科医师作为医馆馆长,在坐堂看病的同时,也开始培育更多的医学人才。后续蜀国的医馆数量,呈几何倍上升。
用数据来突显的话可能会更加明显一些:之前蜀国五千人编制的一支军队里,大概只有两三个军医是懂行的,其他都只是打下手的,帮忙止血包扎、熬药材等等,打下手的人是根本不懂医学的。
相当于是三个医师带一堆完全不懂的临时工。
可现在的蜀国纵使医馆只发展了几年,就已经改善了非常多。就比如说在雍州之战时,徐达麾下的五千人的无当飞军队伍中,分配了三十名医师,外加各种实习中的医师又三四十人。光是这主要医师数量,都翻了十倍还多啊,这是什么概念?
更别说还有三四十名实习医师了,相当于三十名医师带了三十名懂得医学理论的实习生,这实习生不比临时工好用啊?又懂基础知识,又能在实践中提高自己。这五千人的医疗团队,甚至可能比其他诸侯两三万规模军队都多了……
正是在这个情况下,蜀国许多受伤的将士,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救治,从而保住了性命——冷兵器时代,当场战死的很少,大多数是受刀剑之伤,得不到及时救治,伤口会感染,这个时代又没有抗生素,然后才死了。
换句话说,能及时得到治疗,人命还是挺坚强的。像是前段时间的杨任,臂膀都被徐晃砍下来了,整个人都大出血奄奄一息,可最终在安道全的妙手回春之下,还是被逆天改命,救了回来!
其他士兵可能没有这个待遇,但是就算遇到一些普通的小伤,在专业医师哪怕不是特别顶尖,普通的医师及时救治下,也是很容易恢复的。这就是蜀国兵力很容易恢复的一大原因,只要不死,伤员伤好了再上战场就是了,不比重新征募新兵快一万倍啊!
这蜀国才施行了四年多的政策,刘备身为迷弟,可是垂涎不已啊,他前两年派赵普到蜀国学习‘先进的政策’,回来后也是立即在徐州开展,在下邳建设了第一家医馆,又称‘大汉医馆’。
大汉医馆历时三个月就已经建好了,整个医馆盖的那叫一个富丽堂皇,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哪个达官贵人的府邸呢。刘备还非常贴心加‘超前’的,在医馆内部设置了十间大病房,每个病房大概有二三十张床位,方便病人住院!
另外还设置了十几间单间病房,配置有煎药的火炉、下人等等,这些很明显就是给达官贵人准备的超级会员病房了。不得不说,这个创意张富身为过来人都没想到!人家古人的创造力可一点不比现代人差,人家非常会举一反三咯。
不过呢,大汉医馆的效益,跟它华丽的外观比起来可就差太多了咯!归根结底,还是没有人才,也可以说是神医坐镇,寻常的医师,遇到小伤小病,尚且可以应付,但是遇到大伤大病,就手忙脚乱,束手无策了。
没办法,医学这条路吧,除非真的有千年一遇的天才,比如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这种的,用自己的学识加上脑子,勇于创新,勇于尝识,可以自己走出一条路来,开宗立派,流芳千古!
其他大多数情况下,普通常人,在没有名师带着,是很难突破自己的瓶颈呢。更何况,在三国时期,整个中医体系都不太成熟,因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还没有完全问世,华佗的《青囊书》尚没有完成,所以对于普通医者来说,还是有太多未知的地方。
许多病情严重的人到这里来,都没有成功救活,这几年来,大汉医馆直接拉出去埋葬的人也是不少呢,听上去比较滑稽,但事实就是如此。刘备自己都觉得脸面有点挂不住,不惜在境内,重金悬赏医师,还是无果。
所以啊,直到今天,这不终于有机会了,刘备也没放过,可以趁机让蜀国给自己输送点医学人才了。当然,张仲景、安道全这种人,刘备想都不敢想,人家也不会来。故他要求也不高,只要稍微厉害一点的医师就足够了。
说完了刘备的第一个条件——要人;那么他还有第二个条件——是要给蜀国送人!
刘备希望蜀国的荆州学宫可以对大汉开放,刘备也想送一批人到荆州学习一番,哪怕一年就给十个、二十个名额也行呢,甚至刘备还说了,若是这些人学成之后不愿意回来,那就算了,就当是给蜀国输送人才了……
这一举措也很无奈,在三国时代的要说学习氛围最好地方,肯定当属于荆州了。一是这里没经过太多战乱,曹操当年打到这里时候,刘表死了,刘琮直接率领荆州投降了,所以自始至终也没受过什么战争洗礼。
真说起来,蜀国还是要好好感谢一下刘表呢,别看人家年老昏庸、宠爱小儿子了。人家年轻时候可真是一个大才,能单骑入荆州,并且将荆州治理得风调雨顺,百姓们安居乐业,更是有无数能人逃难避战时候都来到了荆州。
比如前段时间张富在长安发掘的杜畿,也就是杜预的爷爷,他就曾经前往荆州避难。
还有徐庶,这个颍川土生土长的人才,也是逃到了荆州游历,顺便在这里跟刘备结识的。
当然,整个荆州外来户中,最着名的人才当然是诸葛亮了,曾经这位可是徐州人啊,也是因为徐州战乱,逃到了荆州,有了着名的三顾茅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