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不得不强调的一点是,在雍州之战开始的这近两年时间内,每隔半个月到二十天不等,张富都会派人将前线最新战报送给法正。锦衣卫所走
一来是张富自己对法正的绝对信任,他也很依靠法正的脑袋瓜子,想让法正再帮助自己复盘一下,看看排兵布阵有没有低级错误云云,类似于刘备夷陵之战时,诸葛亮让马良也定时传递消息到成都一个道理。
二来呢,是法正位高权重,还持假节,是荆州真正意义上的军政第一人,蜀国就荆州和雍州这两个前线州,雍州大战,荆州肯定也要随时同步战场消息,万一有个什么需要联动的地方,荆州这边随时都要出击呢!
张富这个好习惯,也算是间接帮助了蜀国立下了大功!在这一年里,法正亦是非常了解蜀国雍州的战局情况,这也是能及时做出最正确决策的根本原因!
就比如现在,蜀国侥幸拿下了洛阳,曹操气不过,打算兴兵重新夺回洛阳呢,大军都从许都誓师开拔了。那么同样收到消息的司隶战况的法正,肯定不能让曹操这么轻松前去司隶啊,当即便和岳飞紧急制定战略,安排兵力部署出发了!
岳飞率军紧急北上,驻扎新野,当做一个机动大部队,主要作用是威慑,由于荆州相邻的敌人太多,岳飞这两万家底一般情况下是最好别参战,就在后方进行一个威慑,能吓得许多宵小鼠辈不敢乱动呢。
正所谓,有时候自己不主动出击,就是最好的出击!核武器的作用就是用来威慑的……
和岳飞这支人马不同的是,徐庶和索超已经在赶往临颍县路上的一万人马,可是真的准备出击的。法正都想好了,只要曹操大军敢走到陈留,徐庶就不惜一切代价发起主动进攻,最好真能一路打到许都!
如果曹操承受不了压力,主动选择回来的话,那就战略性目标达成,蜀军也撤退,绝不恋战;如果曹操真的不回来,打算无视蜀军的话,那么再根据具体战况,让岳飞大军这个核武器也同样挥师北上,咱就试试踹了许都!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大家都是这点人马,谁也不可能一两个月之内就撒豆成兵,空降一万人。你曹操想要跟我拼,那咱们就拼到底呗,你去打洛阳,我们就打许都,谁先怂谁是王八蛋!
反正你曹魏基本盘就在许都,就在豫州,就在兖州,根本跑不掉,蜀国不管打不打的下,也都是在破坏曹魏的根基。反观我们蜀国,基本盘还在益州呢,你曹操根本都动摇不了,魏国都不怕换家,那蜀国也肯定不怕啊!
当然,荆州三侧都是敌人,岳飞也不敢那么猖狂带着所有兵力都北上。后方还是需要防御的,要不然打开空门,荆州下一个月就沦陷了……
所以,岳飞专门在江陵留下了关胜、高长恭以及五千精锐,主要任务就是镇守江陵城,避免荆南那边的两个手下败将大冤种再找上门来。
同时也让被调到永安囤兵的陈庆之,也带着部曲白袍军南下,大概有五六千人吧,这也都是数战精兵。驻扎在夷陵,和江陵呈一个大三角之势,随时准备应对可能从长沙和武陵同步出兵的杨素、蔡瑁两家!
还有李俊、阮氏兄弟的五千水军,又名为江陵水师,也从白帝城、巫港等地沿江而下,暂时在长江北边的水域、蜀国境内转悠,不管哪里有危险,都可以及时支援!
这也没完,荆州另一个、也是最大的城市襄阳自然也需要留下重兵把守,岳飞留下了黄忠和魏延这对儿顶尖组合,还有五千精兵。
这里也是蜀国的重点防守位置,襄阳所面临的敌人可能比荆南更强一些!毕竟在江夏和柴桑的吴国,可是都有可能沿着江水,一路赶到襄阳的,不得不防啊!
当然,除了步卒之外,襄阳北边的汉江水域,也留下了一支水军,就是由甘宁、张顺兄弟组建的襄阳水师。就在汉江至襄阳东边一带进行巡视,就是为了防范吴国可能逆流而上的水军!
毕竟荆州有太多水域了,不管是什么作战方式,也都会额外多了一个水战,所以岳飞的安排也非常妥当,每个重要的城市都安排了一支城中精锐外加一支机动的水军,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依靠协助。
这样算下来,光是蜀国在荆州(包含新野前线)的总兵力已经有了三万步卒,一万水军,这个数量已经是非常可观了。要知道,这才是蜀国占据荆州的第四年不到,岳飞就已经拉扯出来这么多兵力了,已经是超级优秀了!
而且荆州的文臣武将也不少,阵容也非常豪华。特别是文臣这方面,因为蜀国的学宫就在荆州,这里每年其实都会毕业一批人才,张居正也是给他们合理分配到各个郡县‘实习’,表现好了可以为自己以后的科举加分。
所以,有了更多的人才或者说是打工人的加持,荆州这几年在张居正和张廷玉等人的治理下,过渡的非常湿滑,加上这两年本地也没有战事。发展速度完全可以称得上突飞猛进,这也给岳飞征募这么多兵力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蜀国的国力是在不断提升的,并不是一蹴而就,两三年的时间就瞬间爆兵,这也不符合常理。不光光是蜀国,任何国家、任何地方、任何政权都是需要发展的。
提起东汉末年,大家下意识都会想起来群雄割据四个字,但是除了群雄割据之外,还有无数的天灾人祸,比如许多地方的旱灾,千里良田颗粒无收;比如瘟疫肆虐,许多村子都可能死绝,直接绝户……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无限爆兵根本就不现实,许多地方百废待兴,需要慢慢治理。所以各位需要耐心一下,不要单纯只看地盘大小来抨击主角兵力,这么大的地盘是需要消化和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