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5 年 1 月 5 日,萧绰与耶律隆绪,驻扎在澶渊。萧挞凛在侦查时中了埋伏,被弩射死。1 月 9 日,赵恒在澶渊北城现身,宋军士气大振。1 月 10 日,宋派崇仪副使曹利用,请求讲和。萧绰当即派遣飞龙使韩杞,带着国书回访宋朝。
小主,
1 月 16 日,宋朝再次派遣曹利用,前来求和。然而,由于宋朝并没有归还土地的意愿,辽国便派监门卫大将军姚柬之,携带书信回访。1 月 21 日,宋朝又派李继昌前来请和。
最终,宋辽双方,约定成为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赵恒则称皇太后萧绰为叔母。同时,宋朝愿意每年交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辽国答应了宋朝求和的要求,双方达成澶渊之盟。
辽国立即派阁门使丁振,携带书信回访。1005 年 1 月 22 日,辽国下诏命令诸军解除戒严状态。同月,辽国军队班师回朝。
澶渊之盟,使得宋辽之间旧有的疆界,得以维持,宋国每年向辽国,提供三十万金帛。这一盟约,结束了双方多年来持续不断的争战,使得两国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相对和平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宋辽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人民也得以在和平的环境下生活。
这一次的南征,辽国军队的士气高昂,规模庞大,显示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然而,战争的走向,却因为各种因素而发生了变化。
在战争中,辽国的重要将领萧挞凛,不幸阵亡,这对辽国的军事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宋真宗的亲征和宋军的士气大振,也给辽国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意识到,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争端,可能是更为明智的选择。于是,双方开始了外交接触,派遣使者进行和谈。和谈的过程,可能并不顺利。但是,最终双方达成了某种妥协或协议,为结束战争奠定了基础。
这次和谈的结果,对于辽宋双方的关系,以及未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结束了当前的战争冲突,也为双方提供了一个重新调整关系、寻求和平共处的机会。
当然,后世历史上,很多人都对澶渊之盟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大家普遍认为,宋朝在战争局势有利的情况下,选择接受一个对自己不利的和谈条约,这一行为被视为一种耻辱。
一些人认为,宋朝本可以继续加强军事力量,利用当时的优势地位,争取更好的条件,但却选择了妥协求和。这种观点认为,澶渊之盟让宋朝失去了机会,导致后续的对外政策更加软弱,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自信心。
然而,也有人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澶渊之盟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从长远来看,它为宋辽之间带来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避免了长期的战乱,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此外,和约中的岁币等条款虽然增加了宋朝的负担,但与战争的消耗相比,可能还是相对较小的代价。
无论如何,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仍然存在争议,不同的学者和历史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在与北宋的激烈交锋中,辽朝展现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政治智慧。而在这其中,作为辽朝的核心人物,萧绰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的决策、智慧和领导才能使得辽朝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萧绰对辽朝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她的功绩值得被充分肯定。
在这段时间内,临朝理政的萧绰,作为辽朝实际上的掌权人。她不仅稳定了内部,改良了辽朝的政治格局。而且,她还用武力,将自己南面最大的敌人南宋牢牢地压制。最终,签订了维护两国百年的和平的澶渊之盟。同时,也将辽朝的国祚,推向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