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萧绰(二)临朝理政

在辽国的历史中,辽景宗是出了名的病秧子。作为契丹人的他,并没有那种游牧民族的好体质,自小就是体弱多病。成为皇帝之后,虽然有很好的的医疗条件来为他保驾护航。可是,基础的体质无法逆转。加上,一国之君繁杂的国事,辽景宗的身体终将有拖垮的一天。

公元982 年 10 月 13 日,时年三十五岁的耶律贤,在外出狩猎的途中,不幸病死于云州(今山西大同)焦山行宫。在临终之时,他留下了一份遗诏,指定梁王耶律隆绪,继承皇位,军国大事,皆听从皇后萧绰的命令。同时,他还任命耶律斜珍和韩德,让为顾命大臣,协助萧绰治理国家。10 月 14 日,皇子梁王耶律隆绪,在父亲的灵前继位,年仅十二岁。而此时的萧绰,也才刚到而立之年。作为一名女子的她,此刻必须走向前台,担负起一位女权人的使命。

面对如此的局势,萧绰首先想到的是主少国疑。辽国的宗室亲王二百余人,拥兵自重,势力极为雄厚,局势很容易发生变化。她的丈夫,就是利用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而登上皇位。而且,辽朝建立以来。好多次皇位的更迭,都来自于兵变。所以,此刻的萧绰,不得不防,不得不提前做好预防和准备。

她流着眼泪,在大臣耶律斜轸和韩德让面前说道:“我如今孤儿寡母,而皇族宗室众多且实力强大,边境的局势也不稳定,这该如何是好?”重臣们纷纷上前安慰她,并立下重誓说:“请皇后放心,只要信任我们,又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此时,辽国的局势,确实十分严峻。耶律贤的突然离世,让年轻的耶律隆绪,过早地承担起了统治国家的重任。而宗室亲王们,各怀心思,都在觊觎皇位,他们手握兵权,对耶律隆绪的统治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此外,辽国的边境,也并不安宁,周边的国家和民族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发动攻击。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下,萧绰必须想办法稳定局势,确保耶律隆绪的皇位稳固,同时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萧绰展现出了她的果断和智慧,她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组合拳的措施。作为最高的权力者,想要话语权,掌握枪杆子,就是重中之重的。于是乎,萧太后很快的制约了,各个王室成员手上的军马。收缴兵权,集权中央。

一方面,她依靠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等重臣的支持,稳定朝局,排除异己,削弱宗室亲王的势力。另一方面,她加强对军队的控制,整顿军纪,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外敌入侵。

公元 982 年 10 月 20 日,年轻的耶律隆绪,首次亲临朝堂,主持朝政。群臣向耶律隆绪,奉上尊号“昭圣皇帝”,同时尊奉皇后萧绰为“皇太后”。

为了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安全,代行皇权的萧绰,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安排。她将耶律休哥派往南京(今北京)担任留守,总管南面的军事事务,以加强边防。同时,任命娶了萧绰侄女的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负责管理国内政事,尤其是严格监管贵族。

与此同时,萧绰还采纳了南院枢密使韩德让的建议,对宗室亲王,颁布了一道命令:“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这一举措,使得宗室亲王们失去了兵权,无法私自聚会,有效地削弱了他们的势力。此外,萧绰还将各宗室的亲属召集到宫中作为人质,这一决策成功地解决了内部争夺皇位的一大隐患。

萧绰通过巧妙的政治手段,平衡了各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为耶律隆绪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些举措也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安全,保障了政权的顺利交接。

同时,萧绰还积极推行改革,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争取百姓的支持。在萧绰的努力下,辽国的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公元 983 年 7 月 22 日,耶律隆绪继位的第二年。他率领群臣,恭敬地尊奉皇太后萧绰为承天皇太后。与此同时,群臣也为皇帝上尊号为天辅皇帝,并大赦天下。当年8 月 4 日,朝廷文武官员们,各自晋升爵位一级。耶律隆绪任命枢密副使耶律斜轸,为守司徒,继续为自己的铁杆拥护者,加官进爵。

9 月 20 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耶律隆绪与耶律斜轸,在萧绰面前,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仪式。他们相互交换了弓箭和鞍马,这不仅是一种礼物的交换,更是一种友谊的象征,代表着他们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忠诚。

萧太后临朝之后,她和她的团队,迅速确立了在辽朝的稳固地位。内部的稳定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只有在内部秩序井然、政治清明的情况下,国家才能集中精力进行发展和对外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