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对柳氏当年的过往了解不多,只是嫁过来后听府中的老人说起。
但凭着她对柳氏的了解,她就怕柳氏会用什么肮脏的手段迫使柳晴不得不嫁给赵梓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柳氏昨晚回去后非常伤心,她没想到亲弟弟竟然真的不同意这门亲事。
她儿子确实没那么优秀,可怎么也是弟弟的亲外甥,都说外甥如半子,不过是一个庶女罢了,都舍不得嫁给她儿子。
他们姐弟俩的关系终究还是淡了。
可柳氏不愿意放弃,柳晴这丫头毕竟还未正式定亲,一旦错过,永昌侯府就没有能嫁给她儿子的姑娘了,她儿子也不可能再找到这么高出身的姑娘来。
于是昨晚回去后她就把儿子叫到身旁来,对儿子说:“你这舅舅是指不上了,要想坐实这门亲事还得靠你自己。”
柳氏想得很简单,她知道后宅的姑娘们没见过几个外男,当初她不就因为赵元的笑容才动了心,她觉得她儿子的长相不比当父亲的差,只要没事去柳晴那丫头面前转一转,没准就能勾住柳晴的心,那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赵梓杉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看着倒有些人模狗样。
他温声对母亲道:“母亲放心,我定不会让母亲的希望落空。”
赵梓杉跟母亲回来之前父亲曾跟他说过,让他想方设法迷住晴表妹,就算晴表妹只是个庶女,那嫁妆也不是其他姑娘能比拟的。
只要能娶了晴表妹,日后舅舅自然会为他铺路,也不用担心家里没有银子花。
他深知父亲这些年能过上如此的好日子就是因为当初娶了母亲,他也想要复刻父亲的路。
可却没想到,他连晴表妹的面都见不到。
柳晴不出院吃饭,又与自己的姨娘住在一起,赵梓杉就算再心急也不可能去柳晴和她姨娘那院找柳晴。
柳氏没想到李氏竟然像防狼一样防着他们,气得差点把屋子砸了。
她跑到蒋老太太面前一顿闹,蒋老太太本就很糟糕的身体让她闹得差点当天病情就加重了。
柳氏上午闹了一通,话里话外都是责怪母亲帮不上她,说她远嫁多年没让母亲帮衬什么,现在只求母亲将家中庶女许配给亲外孙,结果母亲不仅不帮她,还劝她打消这个念头。
蒋老太太差点被自己亲闺女指着鼻子骂,她又气恼又伤心,还隐约觉得自己确实没用了,多种情绪下导致她午睡过后就发起了高烧。
蒋老太太前两天刚止住了咳嗽,结果现在又发起了高烧,大夫为蒋老太太把脉过后都是止不住地摇头。
他之前都说了老夫人的身体很差需要静养一段时间,结果这还没过两天,身体就比之前还要差。
柳氏隐约觉得好像是因为自己母亲才会发了高烧,可她怎么能承认。
吃晚饭的时候,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着永昌侯和李氏,说他们不孝,是因为他们没照顾好母亲,才让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
永昌侯便是再好的脾气,也受不了柳氏这番指责。
他本想着二姐多年未回来,这次回来他尽量能忍则忍,尤其是又拒绝了二姐想要亲上加亲的想法,他本是对二姐抱着亏欠的心情。
可事情的经过他都清楚,明明是二姐在老太太房里闹了半天老太太才会发烧的,她怎么能不仅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还想把责任推到他们夫妻俩身上呢。
对于自己的夫人,永昌侯是非常了解的。就算老太太对李氏不好,李氏也从未因此亏待老太太,二姐指责李氏不孝顺,简直可笑至极!
“二姐,我念你是回来侍疾的,本不想与你翻脸,可你要记住这里是永昌侯府,不是赵府,不是二姐可以撒泼的地方!”
见永昌侯发怒,柳氏终于闭了嘴,只是她的眼神依旧愤愤不平。
像她这样的人,从来不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一旦出了问题,都是别人的错误。
蒋老太太还想要多活几日,傍晚时退了烧后坚决不再让柳氏进来侍疾。
既然大夫说她要静养,那么接下来她就准备静养。
没有人在死亡面前会不感到害怕,蒋老太太更是其中最为害怕的一个。
去年的这个时候她还是那么的健康年轻,同龄的老太太哪个比她身体好。
可不过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她的身体竟然迅速衰老,现在更是病到差点起不来的地步。
大夫说的话她都听到了,大夫说她若是任由身体继续病下去,寿命怕是没剩下几年了。
蒋老太太不想死,她还想等着孙子们长大看着孙子们娶妻生子,成为高寿老太太呢。
她吩咐下人将宁寿堂的大门关了起来,接下来这段时间她要静养,不会见任何人。
至于她的亲女儿柳氏,她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在生死面前,只有她自己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这时蒋老太太身边的嬷嬷说道:“老夫人,不如将大姑娘接回来陪您住上一段时日,奴婢觉得也许对您的病情会有帮助,毕竟当年高人说大姑娘旺您,您这些年的身体一直非常好,可自打大姑娘出嫁后,您的身体便越来越差……”
听着嬷嬷的话,蒋老太太陷入了思考之中。
之前她确实没想到这个可能,自打她开始为柳钰筹备亲事后,她的身体就越来越差,难不成她不能和柳钰离得太远?
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想法,蒋老太太还是让人去成安伯府接柳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