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衣当然知道 这一批机器的水准,可以说出了材料工艺还是欠缺了点(这个没办法,受制于目前工业水平),但是技术上面绝对是非常成熟的,毕竟这都是后世检验过的。
并不复杂,但是最适合山地,矿山,基础建设。
杨教授有点自得,这也是令他特别骄傲的作品,
“这不是还不都是那个丫头发明的,我也就是帮着打打下手而已。”
叶红衣连忙说:“这都是我们全体员工的功劳,怎么能说是我发明的呢,很多技术还是杨教授帮着攻克的。”
吕嘉良也在一旁说:“小叶还给我们机床厂提出很多创新型的想法参考,很有借鉴意义,我们的机床准备也趁此机会更新换代,看能不能追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周元基说:“你这小丫头也不要太谦虚,你做的事情我们都看在眼里。其实说到底你当初还是我先发现的,谁知道最后被这个老杨捡了个便宜。”
周元基的语气难免有点遗憾,杨教授听了笑:
“还不是你非要回去二院机械厂,不然我们两个老伙计就能重新一起奋战了。我们也就同窗的时候才一起设计过东西呢,这都有二三十年了吧。”
周元基的神色也有点没落,
“老杨,你也知道的,我们厂长对我有恩,宗厂长需要我,我不能就这么把二院机械厂放下三年。”
杨教授心里摇摇头,觉得自己这个老伙计也太迂腐了些。
不过就是当初找工作被宗子民挖过去,可是周元基勤勤恳恳的在这个二院机械厂工作了三十多年都没挪过地方,也足够报答了。
而且中间多次拒绝了很多很好的机会,军工企业,甚至更大更知名的厂邀请周元基,他最后都拒绝了。
不然就这家伙的天分,现在绝对不会止步于此。
梁教授看着这机器也是非常喜爱,他研究机械多年,只要是这种特别精美的机械,在他眼里都跟绝世美女一样,
想要收集到手里。
他眼睛都挪不开了,问 叶红衣:
“小叶,你这个机器多少钱?”
叶红衣介绍说:“这个挖掘机80万,碎石机95万,轮式装载机78万,三个打包价250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梁教授苦笑:“你这个丫头可真敢要价,这可比同类型的机器要贵不少。(这里作者没有查到五六十年代机器的价格,就自己估摸了一个,若是有知道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来。)不能再少一点吗?”
梁教授试探性的问,叶红衣却是摇摇头,
“梁教授,我这个可是成本价。我们光研发这几个大机器,都不止这么多钱了。都是兄弟单位我可没多要钱。”
她这可是最新的机器,当然不能贱卖了,若是一开始就贱卖,后面就提不起价了。
也容易降逼格,当然他们厂现在还没这东西,但是未来她相信肯定会有的。
只要大家一想到最贵的最好的机器,一定是他们红叶机械厂!
中间有不少单位过来问价,都被这250万给砸了一下,然后最终还是离开。
毕竟这个可不是小钱,甚至可以办一个小型的厂了。
员工们看到这些人离开非常心痛,问叶红衣能不能降降价。
然而叶红衣直接咬住不松口,这就是打包优惠价,一分钱也不能少。
叶红衣心想这已经是很优惠了,要不是看着国内经济一般,这要是在国际上,她能直接翻倍卖。
只是这年头国际形势的确紧张,若是想要把东西卖到外面去,说实在不大容易。
而且250万对于 外面那些纺织厂什么的是个非常大的数字,但是对于这些机械,军工,矿产,水利铁路单位来说,不过是洒洒水的事。
就申阳机床厂来说,前几年他们为了引进苏的生产线,直接花了四五千万,就这苏联专家一撤走,很多东西都报废了,这钱起码一半都打了水漂。
若是真想买也不在乎这250万,都是花的国家的钱谁不知道谁?
说来说去,到底是觉得不值得。
就在有些矿产水利单位有点想尝试一番的时候。
这时候主办单位的领导过来了,他姓费,是机械部的局长,
后面跟了七八个人,来到申阳机床厂展厅,
扫视了叶红衣以及其他人一眼,对着吕嘉良质问道:
“吕厂长,我听说你违背纪律,额外加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