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列车上的思考

列车飞驰,发出“哐当哐当”的声响。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快速向后掠过。

此次出行,他在旅途中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修炼宗旨,而列车的疾驰,恰似他内心探索的节奏。

列车在轨道上疾驰,窗外的风声呼呼作响。

林真逸闭上双眼,靠在椅背上,在脑海中回溯过往经历。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仿佛又回到了刚刚毕业时出来创业的那些艰难的日子。

“林总,这个项目风险很大,一旦失败,我们公司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损失,但收益也很可观,您看我们接不接?”

下属焦急地询问。面对抉择,内心深处总有个声音出来指引方向。那是本心的低语,告诉他不要被眼前的利益蒙蔽。

“不接,我们要稳扎稳打,不能冒太大的风险。”林真逸坚定地做出决定。

正是这个声音,让他在纷繁复杂的商业世界中,没有迷失。

此刻,他清晰地意识到,随顺本心,是他修炼的根基。

坐在对面的一位老者,注意到林真逸的神情变化,好奇地问道:“年轻人,看你刚才的样子,是不是在想什么重要的事情?”

林真逸缓缓睁开眼睛,眼神中透着一丝感慨:“是啊,我在回忆过去,思考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

“我发现,只有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老者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你能有这样的感悟,很难得。在这浮躁的世界,能坚守本心的人不多了。”

列车经过一片广袤的田野,绿油油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林真逸望着窗外,思绪飘到了曾经的商业合作中。

“林总,这次的合作机会非常难得,对方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要是能和他们合作,我们公司肯定能更上一层楼。”下属满怀期待地向他汇报。

林真逸却没有立刻答应,他仔细分析了双方的情况,发现彼此的理念并不完全契合。

“这次合作,虽然看起来很诱人,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还是要找到真正契合的伙伴。”他拒绝了这次合作。

在列车上,他想到那些错过的合作,并非遗憾,因为不合本心。

林真逸明白随顺本心意味着随缘行。就像在商业合作中,他没有刻意去追求每一个机会,而是顺应时机,与契合的伙伴携手。

这时,旁边的年轻人忍不住插话:“可是,不抓住每一个机会,会不会错过很多?”

林真逸微笑着解释:“机会很多,但并不是每一个都适合自己。”

“只有顺应缘分,才能在前行的道路上走得更稳。”

“就像找伴侣,不能随便找一个,而是要等那个对的人出现。”年轻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列车进入了一条长长的隧道,车厢内变得昏暗起来。

林真逸闭上眼睛,回忆起曾经在山林隐居时,每日的冥想便是对内心的深度审视。

在山林的静谧中,他盘腿而坐,呼吸均匀,全身心地感受着周围的一切。

内心的杂念逐渐浮现,他静静地观察着,不做评判。

此刻,在列车的摇晃中,他试着进入那种宁静状态,去感受内心的细微波动,觉察每一个念头的生起与消逝。

坐在他旁边的年轻人,看到林真逸又闭上了眼睛,一脸好奇:“你这是在干嘛?是在睡觉吗?”

林真逸睁开眼睛,耐心地解释:“我在冥想,观察自己的内心。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平时忽略的想法和情绪。”

年轻人有些惊讶:“这有什么用?能让我工作更顺利吗?”

林真逸微笑着说:“当然,当你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就能更从容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

年轻人半信半疑,但也开始有意想尝试一下。

列车驶出隧道,阳光重新洒进车厢。

然而,在观照内心的过程中,杂念开始纷至沓来。

工作中的压力、生活里的琐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林总,这个月的业绩指标还没完成,我们该怎么办?”

“灵果、灵酒、灵茶、灵菜不卖出去,储存太多不浪费吗?”

这些声音在林真逸的脑海中不断回响。

他的眉头微微皱起,但没有抗拒,而是静静地看着这些杂念,如同旁观者,看着它们在心中翻腾。

对面的老者似乎看出了他的异样,关切地问道:“年轻人,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

林真逸叹了口气:“杂念太多,有些困扰。但我知道,抗拒只会让它们更强烈。”

老者点点头:“你能明白这一点就好。杂念就像天上的云,你不用去驱赶它们,它们自然会消散。”

林真逸听后,心中豁然开朗,继续静静地观察着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真逸渐渐适应了杂念的纷扰。

他明白,抗拒杂念只会让其愈发强烈。于是,他尝试接纳这些杂念,承认它们的存在。

“工作压力大,这是现实,我接受。生活琐事多,也是常态。”林真逸在心中默默念叨。

小主,

渐渐地,杂念不再喧嚣,他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

放下对杂念的执着,让他更加接近本心。

旁边的年轻人看着林真逸,一脸羡慕:“你是怎么做到的?我感觉你现在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林真逸微笑着说:“就是接纳和放下。当你不再和杂念对抗,你会发现,内心的平静其实很简单。”

年轻人若有所思,尝试着像林真逸一样接纳自己内心的焦虑。

过了一会儿,他惊喜地说:“好像真的有用,我感觉没那么焦虑了。”

林真逸鼓励道:“继续坚持,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的本心具足爱,智慧和力量。”

列车在轨道上飞驰,窗外的景色如电影般快速切换。

林真逸想起进入生物公司之前的创业,曾经面对巨大的麻烦,苦不堪言。

“林总,我们快撑不下去了,怎么办?”员工们焦急地望着他。在本心的指引下,他冷静应对,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他决定精简业务,专注核心产品,同时积极地寻找新的投资。

“大家不要慌,我们一定能度过这个难关。”他坚定地鼓励着员工。

这种力量,并非来自外界的权威,而是源自内心深处。

在列车上,他再次感受到本心的力量,那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对面的老者好奇地问道:“你说的本心的力量,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