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随即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透着穿透灵魂的力量:
“遥想百年前,华夏大地沉沦于无尽的黑暗深渊,列强如恶狼环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国门。“
“刹那间,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家园沦为焦土。”
“在那至暗时刻,我华夏竟被蔑称为‘东亚弃民’!”
“这四个字,如同一把利刃,狠狠刺入每个华夏儿女的胸膛,是何等的耻辱!”
“但,吾国之魂岂会就此湮灭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台下众人,眼中泪光闪烁,那泪光仿若汇聚着先辈的血与泪。
他们的拳头悄然握紧,指节泛白,似要攥住这来之不易的希望与奋起的力量。
老人目光灼灼,宛如燃烧的火炬,似要看穿岁月的重重阻隔,回到往昔的峥嵘岁月,继续说道:
“从机械革命的浪潮初起,晚清在绝境之中无奈放开相关限制,第一批仁人志士仿若觉醒的先行者,勇敢地开眼看世界。”
“先辈们望着德意志先进的机械技艺,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
“想着凭借学习这精湛技艺,试图以器物之变挽狂澜,铸就华夏的机械之神。”
“彼时,简陋的工坊内,工匠们日夜钻研,在昏黄的灯光与月光交替映照下,淬炼钢铁。”
“机缘巧合之下,竟发现了一种奇异金属,它仿若来自星空深处,能吸纳月光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锻造出的蒸汽机不仅动力超强,运行时还隐隐散发微光,仿若星辰之力注入其中。”
“虽这变革之路步履维艰,每一步都伴随着质疑与困境,但那点点微光,却如暗夜星火,给绝望的华夏大地带来一丝曙光。“
”那些轰鸣的蒸汽机,新式的枪炮,是我们不甘沉沦的呐喊。”
老人微微一顿,脸上浮现一抹沉痛之色,声音略显低沉:
“可即便如此,希望之火,依然没能彻底点燃那通往胜利的神火!”
”随后多次的神话革命,均以失败告终。究其根源,是我们不想放弃的太多!”
“先辈们心心念念的,是实现华夏的神话,而不是神话下的华夏。”
“我们渴盼华夏之火能凭借自身力量独立燃烧,绽放光芒,而非成为别人神话的附庸,任人宰割。”
“种种失败,让世界愈加看不起华夏!至此,世人皆称,华夏人民为东亚弃民!华夏大地为神弃之地!”
礼堂内,蒸汽人偶手中的工具偶尔碰撞,发出清脆声响。
似在为老人的讲述打着节拍,又仿若历史的足音,声声叩问。
“随后,孙启迪先生挺身而出,引领道家传承,在乱世之中确立天道教派。”
“孙启迪先生深知,传承乃民族之魂,欲以天道为基,铸就华夏神话之境!”
“再到天道之国的建立,道教先辈们秉持着坚定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
“先辈们以决绝之姿,推翻大清萨满教义的腐朽统治,让道教之光如破晓曙光,穿透阴霾,初绽光芒。”
“那时!街头巷尾,报童叫卖着振奋人心的号外,那清脆的嗓音唤醒沉睡的街巷。”
“觉醒的民众奔走相告,眼神中满是对新生活的憧憬与抗争的坚毅。”
“那时的热血,点燃了华夏重铸辉煌的希望。”
老人一只脚重重一跺,回声激荡,仿若历史的怒吼:
“当年!我有幸引领了 817 运动,那是一场思想的春雨,如春风化雨!”
“救国、自强、独立、保护、反对霓虹色虐侵害的思潮,仿若汹涌洪流,冲刷着陈旧的观念。”
“青年们以笔为剑,汇聚于街头巷尾,在昏暗的灯光下奋笔疾书,斩断大清萨满的枷锁,呐喊的力量唤醒了更多沉睡的心。”
随着老人的讲述,礼堂大屏幕上闪现出一幅幅历史画面……
老人的身影,也在光影之间愈发高大挺拔,声音愈发铿锵有力:
“可经过了这么多的努力,东亚弃民的紧箍咒,依然如鬼魅般,戴在每一个华夏人民的头上。”
“细细想来,那时,我也还年轻和稚嫩,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说到这,老人不禁笑了笑,眼神中带有丝丝缅怀,仿若看到了当年那个青涩却热血的自己。
“在康德先生的课堂上,当我听到东亚弃民的称号,我不服!热血瞬间涌上脑门,便与康德先生辩论!”
“许多话在岁月的冲刷下,我自己也记不太清了,但有一句话,一直作为我的信念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