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母听得动静,忙握着一块稍稍散发荧光的木料迎出门。
如今还坚持着不肯做人奴仆的百姓,生活当真艰难,城外有妖物出没,就算捡拾薪柴都是冒着风险的,一旦入夜,没有哪一家舍得点火照明。
苏母的木料,还是苏元明在城外捡到的。
待苏元明与母亲说了先前的事情,苏母被唬得不轻。
陈仲宽慰道:“此事尽可安心,我已查明了在任太守,虽然知晓三姓谋害之事,但并未参与,故而只是警示,未曾取他性命,料来他能知晓好歹。”
苏母晕乎乎的,一时不知该做何反应,一郡太守,在陈仲口中,未免太过无足轻重了吧?
陈仲又道:“此外,城中住处狭窄,元明每日早晚往返两处,未免不便。以我之见,不若出城择一地点,起一座观舍,恰好那仙门山中大妖已除,我等先做榜样,使城中百姓知道,野外已然平靖。”
在城外建观,也不算临时起意。
自陈仲在山君窟内突破了感应,便生出这个念头。
用意嘛。
除了陈仲刚刚说的两点,改善自己师徒的生活环境、引导城中百姓返回野外耕种生活。
还有一条,便是陈仲又起了外出游历的心思。
此前,他是寿元将尽,只想着节约精神,培养出一脉传人。
现如今则不然。
陈仲自家前路已开,培养弟子就不再是全部的重心了。
好生起一座观舍,游历归来,或有三五好友上门论道,也能有个栖身之处。
听说陈仲想要盖房子,苏元明第一个拍手叫好!
其实他早就想把自己家的房子给换掉了。
以他的力气,从城外搬什么东西回来,也不是事儿啊。
只是苏母认为周围的邻居们多还住着草棚,甚至有的穷苦家庭,在地上挖个坑,上面搭个矮矮的小棚子,就算是家。
遍地都是这样挣扎求活的人。
苏家如今的居住条件,已经是相当出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