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备运行后,叶暗看到纯净水的流量逐渐上升,他的面板显示当前水循环效率提升了150%。
“水的问题总算暂时解决了。”他低声说道,同时记录下了这套系统的运转数据,准备在未来进一步优化。
核反应堆的能源供应虽然充足,但如何将能量分配到各个区域是一个技术难题。
叶暗必须确保生态圈的每个模块都能获得稳定的能源,同时避免能源浪费。
他找到了一块废弃的“能源管理芯片”,这是一种能够实时监控能源流向的设备,通过修复与改造,将其嵌入核反应堆的控制系统中。
【能源网络分配调节】
- 温室区:40%能源,用于保持恒温和湿度控制。
- 水循环系统:30%能源,确保高效净化运行。
- 空气净化模块:20%能源,维持氧气产出。
- 备用:10%,以应对突发情况。
当能源网络首次运行时,叶暗发现一个区域的能源消耗异常高,他迅速排查后发现是温室区的一个管道泄漏导致热量流失。
为了修复泄漏,他不得不关闭整个温室系统,花费了整整一天时间才完成维修。
“任何系统都不能完美,一点疏忽就可能让一切功亏一篑。”叶暗感慨道,这次故障让他更加重视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
垃圾星极端的天气环境始终是生态圈的一大威胁,特别是暴风与酸雨的侵袭,会对温室和设备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叶暗决定用回收的金属材料搭建一座简易的防护屏障,为生态圈提供基础的物理保护。
在蓝星支援的机器人协助下,叶暗设计了一种模块化的屏障结构,每块金属板都可以独立安装,方便未来扩建。
屏障的顶部还安装了一套排水系统,用于收集雨水,并将其送入水循环系统中处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经过两天的施工,第一座覆盖生态圈的防护屏障终于完成。叶暗站在屏障下,看着头顶的金属结构,感到一阵安心。
随着温室区的扩建、水循环系统的升级,以及防护屏障的建成,叶暗的生态圈终于从原本的小型试验区扩展到了一个具备多功能模块的独立系统。
他走进温室,发现几天前种下的作物已经开始发芽,嫩绿色的幼苗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鲜活。这是他第一次在垃圾星上感受到生命的脉动。
温室内的新生命让叶暗稍微放下了紧绷的神经。他俯下身,用手轻轻拨开土壤检查种子的生长情况。
生机勃勃的嫩芽代表着他的努力并非徒劳,但仅仅一个温室显然不足以支撑未来的星球改造计划。
“目前的系统运转还算平稳,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叶暗看向远处的废墟,那些堆积如山的垃圾与残骸似乎在嘲笑他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