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明没急着离开,坐在房子里和两个掌柜的闲聊。
“两位叔叔,你们乡的百姓还有很多在荒山野岭吧!这里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如果有知根知底的,可以喊来,别的不敢保证,起码冬天来了不会饿死冻死”。
两人一脸激动,乡亲们进了山里很难啊!虽然暂时不缺粮食,但没个合适的住处,等大雪封山,冻死都很正常。
“秦团长,可以的话我们现在就能出山,哪个山旮旯住着乡亲我们都熟”。
秦月明点了点头。
“必须是知根知底的,和他们说明白,这里不是封锁不让出去,为了保证这么多乡亲的安全,能不出去尽量不要出去,也不用着急,现在天气还好,我先让他们建些房子,不然来了也没地方住”。
两家适应力很强,仅仅一天时间,两个掌柜的都加入了陈长庚的物资保障连,两个婶婶加入了妇救会,大丫头燕子加入了医务连,别的孩子都加入了儿童团。
天凉了,物资能够保存了,陈长庚的武装运输队继续出山搞物资,那些能放住的食物能不动尽量不动,尤其是战略性质的罐头和饼干,除了平时的消耗,家禽和家畜都是活着带回来的,鸡鸭鹅,猪羊,圈在栅栏里随吃随杀。
房子建的很快,没动用朱二狗的警卫连主力,几个大工回来指挥着,一群妇女和半大孩子就能干。
南向的山崖有两百多米,除了山洞洞口和瀑布那里,其它位置都准备建三排房子,考虑到冬季来临,所有的木房子外面都包裹了掺着枯草的泥巴,干了后能密不透风。
为了加快房子的成型,每一处房间都点了火堆,三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入住。
进入十一月,快立冬了,太行山上下一片萧索,老李和老钱开始往回带人了,陈长庚的物资保障连帮忙,除了小红,动用了所有的马匹,乡亲们来了由师姐带人专门安排,新建的房子,锅碗瓢盆齐全,炉灶上架好了铁锅,大多数乡亲们都带足了粮食,没粮食的也不用上愁,驻地有补助,只要不是懒汉,但凡做点事情也能保证衣食无忧。
秦月明正带着妇女儿童收白菜萝卜,不缺水肥,白菜萝卜长势喜人,一颗白菜十多斤重,萝卜也有四五斤,望着几亩地的菜,秦月明心里美滋滋的。
最近吃的搬进山洞里存放,大多数都被窖进了地里,大地是天然的保温层,只要冻土层不超过半米,下面的白菜就不会冻坏。
人越来越多了,进入十一月中旬,驻地的人口已经将近四百了,新加入的家庭规矩吃的透透的,几乎所有的青壮都加入了独立团,大多数都会玩枪,又不是专门和鬼子拼命的队伍,保护的也都是自己的家人,打了半年仗才死了四个,一个村生病死的也比这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