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打蚊子

刘尕顾和小伙伴儿们从大队部出来,又一块儿去河里摸鱼捞虾。

一直疯到太阳快要落山,肚子咕咕叫了,才恋恋不舍地从河沟子里爬上来回家。

到家一看,全家人在院子里吃上了!

他赶紧把捞的小鱼小虾,倒进影背墙后面只剩下半截子的破水缸里。

每次捞的小鱼小虾,挑大点儿的都喂了鸡,好让它们多下蛋。

太小的就放破水缸里养着,一夏天已经养不少了。

二姐说自己吃差不多了,把小板凳儿让给他坐,刘尕顾端起碗就吸溜吸溜地喝起粥来。

那个年代粮食少,每家孩子又多,能吃饱肚子不挨饿就已经很不错了!

细粮除了过年能吃上一口,平时难得一见。

但是勤劳智慧的母亲们,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想方设法地让自家人吃上热乎饭!

尽量每顿有干有稀,有饭有菜。

含辛茹苦把孩子们一个个都拉扯成人,太不容易了。

她们看似平庸的一生其实很伟大!

那时农村虽然吃得差,但花样也不少。

像今天晚饭,干粮是山药面蒸的饼子。

别的的地方叫红薯、白薯、地瓜等,在当地就叫山药。

稀饭平常都是以棒子面儿粥为主,但今天吃的好,是小米南瓜粥!

除了咸菜条,还有一碗凉拌野菜——晒不死!

学名马齿苋,红红的茎油绿油绿的叶子,放了蒜泥还滴了点儿香油,很是开胃!

喂牲口的老刘已经吃完了,坐在矮桌儿旁抽着烟袋。

看着小儿子狼吞虎咽的吃相,心里就来气!

家里老大刘志海去年当兵走了,老二是个闺女,这两年也该嫁人了。

二小子刘志河、三小子刘志川加上这个老小儿,各相差两岁。

可以说是踩着肩膀、排着队出来的。

全家现在只有他一个壮劳力能拿满工,老婆子身子骨弱干不了重活儿。

三个儿子都上学,二闺女拼命干一天也就挣七八个工分儿。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这仨小子活儿干不了多少,他娘的一个赛着一个能吃!

要不是自己喂牲口赶大车相对清闲,天天晌午去给大队伙房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