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家老宅。
在召阳区。
这里本是一座大杂院,占地约 600 平(包括院子),住着七八户人家。
在 80 年代,允许房屋买卖后,商品房也随之出现。一些有钱的户主不想再和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便买了商品房搬走了。
然而,这边一直没有拆迁的消息,不适合投资。每个月仅能收到几块钱的房租,还影响资金周转。
于是,他们便询问孟建业是否有意购买,若不买,他们就会直接对外售卖。
以孟建业当时的工资而言,家里有五个孩子,他自然是拿不出这么一大笔钱的。不过,他在建设局工作,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这房子只会越来越贵。
机会难得,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向亲朋好友借钱,几乎借了个遍,买了5户之后抵押银行贷款将剩下那户也买了下来。
之后房子年老失修,也不是价值高的四合院地段,所以孟怀瑾主张拆除重建,便于居住。
在家庭会议之后,大家一致同意了这个决定。
重建费用孟怀瑾本想全出,他不计较这些小钱。但吴娟一分钱不出住不踏实,也怕老爷子百年后,不给他们分,就提出三家一起出。
孟怀瑾知道他们的想法,也同意。
均分的费用大哥肯定拿不出来,他就说三兄弟量力而行,反正是给爸妈养老用的。他们平时上班也比较少住这边。
建筑设计风格是仿四合院,层高二层半,室内装修风格是现代新中式。
从建筑到软装,花了两年时间。
直到2003年才搬进来。
这房子的设计理念很超前,哪怕现在看也不会过时,反而添加了岁月的韵味。
7月7日,星期六。
孟新是在上午十点多到达孟宅。
房子坐北朝南。
入口是一个小庭院,庭院再进去是一个中庭,中庭再进去是主客厅。
孟建业在客厅右边房间,孟怀钰在左边房间,对应建筑正上方是孟怀钰儿子一家居住。
中庭左边组团建筑,是孟怀瑾一家使用;右边组团建筑是孟怀瑜居住。
远嫁的女儿只给她们分别保留了一个房间,在二楼。
当时房子都改装好了,孟新才被收养。所以她和许灵在老宅,一开始是没有属于自己的房间。
都住在二楼左边的客房,有客人来的时候,房间要让出去。
但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少客人需要过夜,两姐妹也不需要一起住一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