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市长,谁不想跟正常人一样,过着正常的生活,恩爱的老公,懂事的孩子,健康的父母,凭自己的知识和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也许是情到深处,卫婉仪忘记了眼前两个人的身份,讲起了他的过往。
“我以前是朝阳日报的记者,经常出外景,偶尔的机会遇到了杨基业,他看我长相出众,以我弟弟的工作为筹码,跟我谈条件。”
卫婉仪说的很深沉,董远方和熊剑宏听的很认真。
原来当时卫婉仪的弟弟刚大学毕业,按照政策是可以分配的,接收单位就是他们工业局下面的光彩玻璃厂。
按照分配政策,弟弟可以进光彩玻璃厂技术科做个技术员,工作稳定、清闲,收入还高,父母走的早,姐弟两个是舅舅照顾大的,寄人篱下的滋味不好受,俩人相互取暖,感情极深。
但是,如果接收,需要他们工业局签批,而杨基业正好主管人事,当时杨基业还不知道怎么拿下卫婉仪。
结果,卫婉仪帮弟弟去办手续,正好找的就是杨基业,这不羊入虎口。
刚踏上社会没多久的卫婉仪,哪里是官场老油条、情场老手杨基业的对手,软磨硬泡、威逼利诱之下,卫婉仪走向了自认为的一条不归路。
“董市长,我知道我不是好女人,但是,人有时候不能太自私,不能只为自己活着。”
卫婉仪接过董远方递过来的茶水,擦了把脸上的泪水。
“不管你做了什么,在我这里,你是一位伟大的姐姐,我也是我两个姐姐供着上的大学,我能体会到你们的姐弟情深。”
董远方喜欢感同身受,站到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很多事情就能说得通。
“卫文博是你弟弟?”熊剑宏问起来。
“嗯,他现在还在光彩玻璃厂了,担任技术科长”
提起自己的弟弟,卫婉仪眼神放光,满是骄傲。
“董市长,卫文博是个人才,尤其是技术方面,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光彩玻璃厂的技术负责人,有几项科研成果,还拿到了国家专利,光彩玻璃厂这几年还能苦苦撑着,就是有他带着团队研发出的几款新品,市场竞争力很强”
熊剑宏之前担任过工业局的副局长,分管人事工作,所以对杨基业与卫婉仪,以及卫婉仪的弟弟卫文博,都比较清楚。
董远方让刘少强了解过熊剑宏的过去,知道他在工业局待过,人没问题,就是胆小怕事没魄力。
“卫老师,你的情况我们了解了,我们希望你站出来,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只要你这边没有什么问题,我相信你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