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里旅游局这些年,也一直想开发房山旅游,但是苦于囊中羞涩,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前前后后也投进去两三百万了,跟打水漂了差不多,修条爬山路,修个大门,盖了俩凉亭,没钱了。
董远方他们提出的方案,引进民营资本介入,解决了最头疼的钱的问题。
本身就是旅游资源,只要估计合理,也不会被扣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帽子,并且之前投进去的,都可以折合成股份,旅游局当然接受这个提议。
成立济水文化旅游开发集团的规划,跟他们曾经提出的一站式旅游观光不谋而合,现在没钱,只能集中力量开发房山,后期再慢慢扩展。
旅游局没意见,市里也没有反对,很快通过了规划,房山乡牵头,市财政局、市旅游局、市计委参与,邀请济水民营企业家们,在房山旅游区,召开了房山旅游开发项目推介。
市里大力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老板们自然给个面子,感兴趣的现场签订了意向协议书。
房山旅游开发,分三个阶段开发,前期包括道路整修、景区服务中心建设、基础设施完善、观光车辆和索道工程等,大概需要八百万;
二期工程包括,旅游项目拓展、道观修缮等,估计需要六百多万;
三期主要是其他配套设施的完善,需要六百万;
整体开发需要两千万就够了,对于当时的济水来说,也算是个庞大的资金需求。
1996年,济水全市一年的财政收入才两个亿,肯定不可能拿出财政收入的一成,去开发一个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