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薪火相传

惊蛰这日,傻柱把炒锅架在垂花门下爆炒香椿芽。油星子溅到汤姆正在调试的电子测温仪上,瑞士进口的精密仪器顿时冒起青烟。

"完犊子!"许大茂心疼得直拍大腿,"这玩意儿值三台雪花冰箱呢!"

汤姆却盯着油渍斑斑的屏幕眼睛发亮:"温度曲线!油星落点刚好是淬火临界值!"他抄起笔记本就往东厢房跑,裤腿剐倒了晾在绳上的腊肠。

李满仓正给新收的农村学徒讲解"阴阳双火"淬炼法,被冲进来的汤姆撞了个趔趄。混血青年举着笔记本上鬼画符似的曲线图:"用炒菜油温控制淬火时机!"

当夜,四合院飘起诡异的菜香。傻柱抡着炒勺在熔炉前翻飞,热油泼进铜水的刹那腾起七色彩烟。赵文博举着祖传的听音筒贴在钟壁上,旱烟杆惊得掉进淬火池:"这泛音...这泛音像极了潭柘寺的梵钟!"

清明细雨打湿了欧洲寄来的加急订单。总裁亲笔信中附了张泛黄照片:日内瓦湖畔的古董店里,宝华楼鎏金更钟与百达翡丽怀表并肩陈列。

"他们要复刻这组'时光对话'。"李满仓摩挲着照片上的铜绿,"可宝华楼原钟五八年就炼了钢..."

许大茂突然从废料堆里探出头:"炼钢厂的张科长是我发小!"他裤腿上还沾着机修车间的油渍,"当年有些边角料没回炉,就堆在五号仓库!"

雨夜,三辆解放卡车碾着积水驶入胡同。工人们抬下的残件里,半截刻着"宝"字的钟杵让聋老太太泪如雨下。她颤巍巍掏出贴身六十年的银钥匙,竟严丝合缝地捅进了钟杵暗锁。

"咔嗒"一声,钟杵裂成两半,掉出卷用鱼胶密封的羊皮纸。泛黄的《宝华楼秘录》上,记载着用晨露调和朱砂的鎏金古法。

芒种前一天,瑞士空运来十箱精密零件。总裁千金索菲亚亲自押运,这个红发姑娘竟说得一口流利京片子:"我爸说要用故宫的落日金粉涂装擒纵轮。"

棒梗带着她在琉璃厂转悠了三天,最后在潘家园地摊上淘到个缺盖的景泰蓝香炉。当炉内陈年香灰混着昆明湖水调成金粉时,索菲亚碧绿的眼睛瞪得溜圆:"这灰里有龙涎香!"

安装仪式上,当鎏金擒纵轮卡入铜钟的刹那,整座四合院忽然静得出奇。暮色中飞来群雨燕,衔着槐花在钟顶垒出个精巧的巢。许大茂刚要驱赶,聋老太太突然大喝:"别动!这是'燕衔钟'的吉兆!"

深夜,李满仓发现索菲亚独自在库房测绘燕巢。月光透过天窗洒在她火红的长发上,游标卡尺旁摆着本翻烂的《营造法式》。

"我想给欧洲总部也筑个燕巢。"她指尖抚过三维扫描仪屏幕,"用3D打印还原每一根槐枝的角度。"

大暑这天,四合院迎来双重危机。先是工商局突查涉外经营,接着故宫急召修复倦勤斋西洋钟。许大茂把营业执照藏在腌菜缸里,秦淮茹领着妇女们用绣花针挑洗钟表齿轮。

汤姆和索菲亚被临时藏在聋老太太屋里。红发姑娘裹着老太太的团花马甲,跟着学用鱼鳔胶粘合断裂的发条。当瑞士总裁打来越洋电话时,她正哼着评剧《花为媒》给齿轮上油。

"爸爸,我在学习真正的匠人精神。"她对着手机说,"这里的人修钟表像绣花,但比我们的数控机床还精准。"

危机解除那日,倦勤斋的西洋钟重新奏响《茉莉花》。当索菲亚发现钟壳内壁刻着宝华楼徽记时,中瑞两国的摄像机同时对准了这个历史性时刻。

立秋凌晨,最后一座"时光对话"装置启程赴瑞。李满仓将晒干的燕巢碎片装入紫檀匣,突然听见头顶传来熟悉的振翅声。

十八只雨燕绕着卡车盘旋,每只脚上都系着金丝楠木刻的微型更钟。索菲亚的GoPro记录下这神奇画面:当卡车驶过使馆区,燕群突然分作两拨,一拨向东飞往故宫,一拨向西消失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