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王宫外面,支起了很多粥棚,王瑶和王妃指挥人熬粥施粥,成千上万的百姓排着队,拿着碗,领取一碗稀粥。
一队士兵拿着刀,在旁边维持秩序。
很多饥饿的百姓,终于喝到了一碗稀粥,全都跪在地上,高呼“大明万岁!”
与此同时,一队士兵在王宫旁边,临时搭了一个帐篷,以很低的价格销售粮食。
两千多七品官和他们的家属背着大包小包,向码头走去,一路怨声载道。
到了码头上,一个百户冷冷地扫视他们一眼,高声说道:
“本将负责送你们去大明,不过,本将需要告诉你们的是,太子殿下仁慈,还允许你们携带所有财产。”
“本将和手下的兄弟却没有这么好的脾气。乖乖听话的,本将保证秋毫无犯。”
“从现在开始,胆敢抱怨一句,全家丢到大海里。”
“胆敢乱跑,胆敢破坏船只,全家丢到大海里。”
“如果有人有胆量试试,那就只管来。”
众人看到这些士兵不像城里的士兵那么和蔼可亲,也明白了现在的处境,全都不敢再说话,乖乖上船。
经过了第一天的混乱之后,第二天开始,整个汉城基本上恢复了安宁。
人数最多的七品和六品官员和家属已经登船,一切都在按部就班进行。
第三天,朱雄英命令八千将士和相关官员,分别开赴其它城池。
为了节约劳力,减少麻烦,他亲自将粮食等物资送到各个城池。
有了粮食之后,这些城池很快恢复了安宁。
反正他空间里有充足的粮食,现在大明在吕宋、大湾、东北等很多地方,建设了很多农场,都全部丰收。
每天两碗稀粥也耗费不了多少粮食,能让他们活命就行。
这些官员的家里都囤积了不少粮食,他们全都以低价卖出去了,很快也大大缓解了高丽南部的粮食危机。
各个城池恢复安宁之后,这些官员和将士立即建立新的保甲制度,并立即开始分田到户。
官员都被迁走了,田地自然收回来了。
除了官员之外,乡村还有很多地主,但是,现在有明军作为后盾,建立保甲制度,敢于反对的地主,大多都被愤怒的百姓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