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芒山大典(5)之夜话龙亭

惊城剑雪 孤鸿雪 1932 字 7天前

凌寂仿若未闻,一言不发地快步直向龙亭奔去,厉南宫和客行南二人见状,连忙跟上。

方才听见声音,李易已经掀帐出来,看凌寂如此脸色也有些惊异,即问:“发生了什么?”

凌寂道:“回禀主公,间者来报,长安事情有变。”

……

“琼妃之子?”

李易面沉如水,双目微凝,沉思了许久才说:“有了正大光明的名,招了清河崔氏的心,移花接木,一箭双雕,这是谁出的主意?”

凌寂摇了摇头,答:“事出突然,目前还在查,周元弼和秦夜也是在这事后才被急招返京的,想必不是这二人。您说,会不会是殷泗?仁宗竟破例赦他大不敬之罪,重新启用,会不会便是因为他出了这移花接木的妙计?对了,间者还回报说,昨日前往三部宣旨,让筹备宗庙大礼的正是殷泗,礼部尚书孔岚怒斥了他一顿,骂他是直士变佞臣、骨结尽软,殷泗当即便持钧天剑销了他的胡子,孔岚不堪受辱,次日便自毙家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已经不重要了!”

客行南连忙接过话来,道:“主公,看仁宗这匆忙之间所行的霹雳手段,属下断定,芒山大典上,仁宗必会不顾天下史记九州非议,也会展开一场屠戮。他此次重新启用囚禁了三十多年的殷泗,便是为了给白诺城扫清障碍,期望日后制衡周元弼,如今属下有上下两策,上策是主公宜舍弃芒山之行,再行分裂周殷二人之计,使其内斗为上,我们静待时变。下策是……若主公一心上芒山,请命王湛将军领大军直取梁梦城,兵发芒山以西至韩城对峙,方可让仁宗在芒山上有所忌惮,亦可保主公无虞。”

乱世边城一小兵

说罢,三人都看着李易在等他的决定。

“殷泗,殷泗,哼哼,持剑断玺殷季斋,好一手移花接木的妙计!”

李易拄着拐杖来回踱步,沉吟良久才吩咐道:“客卿,碎叶城之命不变。再下令王湛可伺机发兵青州,与袁公昭对峙,须钳制但不宜轻易邀战。令老将军田覃为主将,柴赣为副将,待西路军大部被王湛钳制后,二人率银甲军东取北凉,袁詹青羽翼未丰,想他定不是田覃的对手,银甲军合北凉军后即整军南下,我要他在北疆俯视长安。陈煜要移花接木,我们便指南攻北;他敢在芒山动杀心,我便直捣黄龙,叫他做无京之君。另外,凌寂先生,你飞鸽传书瀛洲神纪间,东海太平静,冯文广也安逸太久了,给他找点事做吧。”

闻言,客行南三人相视一眼,脸上都有些忧虑,凌寂犹豫片刻后道:“主公,之前您已经调令三位将军南下,合军已过十万;如今又把最精锐的银甲军抽调东进北凉。我怕王湛将军所剩军力,难以抵挡二十万杀神大军。如果袁公昭不受钳制,冒险出战,我怕我们会丢了幽州根基。”

“先生多虑!”李易冷冷一笑道:“如今陈煜所有心里都放在了大典上,此时对他来说军武上会务求稳定,毕竟海云边还窝着一只看戏的黄雀;所以我料定,他或许敢在芒山动武,但是绝不会贸然动兵。”

“按理确实如此,”凌寂又道:“但……若主公和群雄都在芒山,他知幽州群龙无首,可谓天赐良机,他或许就敢冒险一试了。”

客行南点点头:“凌寂所虑不无道理。”

李易沉思片刻说:“我若不去,许多人都会退缩,着实两难呐。”

“这有何难?”这时厉南宫忽然插话说:“咱们不让别人知道主公不去不就成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