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战派声音高涨之际,大殿之上突然响起了一阵反对的声音。主和派的官员们纷纷站了出来劝阻,言辞恳切,力劝可顸王不要轻率发兵。
“大王,万万不可啊!”一位年长的文臣躬身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我北虏已经不能再战了。此番丢了南洲,损兵五万余,举国上下,屯兵也不足十五万了。如果再发起战事,我们哪里还有足够的兵力去应对?”
“是啊,大王。”另一位官员也站了出来,他手中拿着一叠厚厚的账本,“去年赔偿款我们至今还未完全缓解过来,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如果再发起战事,没有足够的军饷支撑,士兵们如何能够安心作战?我北虏数百年基业,岂不是要毁于一旦?”
“大王,老臣附议!”
主和派的话音刚落,大殿之上顿时陷入了一片沉寂。
可顸王眉头紧锁,目光在群臣之间来回扫视。这场战争对于北虏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考验。如果发兵,胜算几何?如果败了,后果又将如何?
作为北虏的可顸王,他要想的往往比底下的这群臣子想得要多。
就在这时,北虏一位三朝老臣缓缓站了出来。
他须发皆白,面容慈祥,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果敢,“大王……”
他躬身行礼,声音平和有力,“老臣以为,战争并非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我们应该先查明天武朝为何突然撕毁和平条约,发兵攻打我朝南洲,寻求和平解决之道。如果实在不行,再发兵讨伐。为了祖先基业,我北虏就算拼个鱼死网破,也绝不妥协天武朝。”
“老臣附议!”一位中年文臣也站了出来,语气坚定地说道,“大王,我们应该以大局为重,不能轻率发兵。否则,一旦战事再起,受苦受难的将是我们北虏的百姓啊!”
“大王,臣以为我们应该先派遣使者前往天武朝,探明其真实意图。如果天武朝确实有意挑起战事,我们再发兵也不迟。但如果只是误会一场,我们也可以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争端。”
“臣附议!”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