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我就不信扳不倒你!

吴强摔杯子的余怒,尚未消散,便开始了新的阴谋。

他联合一群纨绔贵族,对支持新政的地区,进行经济打压。

那些地区赋税莫名提高,贸易受限,原本的繁荣景象,瞬间蒙上阴影。

消息传入罗倾城耳中,他只是淡然一笑:“老一套,毫无新意。”

他虽早料到保守派反扑,却没料到如此迅速,直接且简单幼稚。

百姓刚尝到新政甜头,又陷入困境,不禁怨声载道。

罗倾城面临巨大压力。

郑全这个“拖后腿”的家伙也没歇着,想出个“好主意”——舆论战。

他买通一批“迂腐文人”,让他们写文批判新政,称新政破坏,传统农耕文化,是“旁门左道”、“奇巧淫技”。

这些文章虽漏洞百出、逻辑不通,却还是在民众中,引起一阵骚动,社会舆论,对新政出现杂音。

罗倾城看着批判文章,不禁笑了:“就这?

也算批判?

怕不是来搞笑的。”

他没有直接驳斥这些文人,而是派人送去邀请函,请他们到司农府相聚。

“大人,这是……”师爷疑惑地问。

罗倾城浅笑,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请君入瓮。”

罗倾城设宴招待这些文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罗倾城缓缓开口:

“诸位,我知晓你们都是饱学之士,今日请诸位来,是想听听对新政的高见。”

这话很客气,让原本忐忑的文人,放松下来,他们原以为,罗倾城会给个下马威,没想到如此礼遇。

罗倾城没有长篇大论,解释新政好处,而是抛出问题:“诸位觉得,百姓为何耕种?”

这简单问题让文人陷入沉思。

有人答为生存,有人说为缴税,也有人讲为传承祖业。

罗倾城听完回答,微笑着说:“诸位所言皆对,但不够全面。

百姓耕种,是为更好的生活。”

他顿了顿,接着说:“新政目的,便是让百姓生活更好,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

他没有空讲道理,而是拿出新政实施后,各地粮食产量,和百姓收入增长的,实在数据,这些数据比任何言辞,都有说服力。

随后,罗倾城带众人,来到司农府后花园。

这里,他依据《节气令》构建了一个小型生态农耕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