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读书人多的麻烦

从信南道进入莽山东道后,百姓肉眼可见的多了起来,驿道上时不时的也能看见驱车赶路的商家,以及那些带着农货的百姓。

虽然莽山东道的经济发展没有江南四道强,但那也只是和江南四道比,实际上作为中原地带,以莽山为界的东西两道这片区域内,自古以来经济状况就不差。

再加上大乾王朝这方世界中的文化起源也在莽山地界,就更增加了莽山东西两道的文化底蕴。

江南有四公子之名,莽山东西两道也有两大书院存在,都是足以和皇城翰林院相比的存在。

最大的特点就是在莽山东西两道内,读书人非常非常之多,哪怕只是一布衣百姓,也有着读书的感念,就算家里再穷,只要小孩子愿意念书,大人们也会送他们去当地的私塾学堂内读书习文,不求一定能升官发财,好歹也能认识字吧。

没错,莽山东西两道内的百姓识字率是天下最高的,要是按照整体学历来算的话,他们也是最高的地方。

也正是因为文风盛行的远呀,让莽山东西两道内走出了大量的才子以及官员,目前朝堂内的左右二相便是来自莽山东西两道,六部内近半的官员也都是来自莽山东西两道或者和这两道有莫大的关系。

也或许是因为读了书的原因,莽山东西两道内的武林人士犯罪率相比于其他道府也低了许多,是让镇武司最省心的地方。

“都说莽山东西两道文风盛行,现在看来果然不假啊。”,看到驿道上一孩童趴在牛背上读书的样子,李彩衣笑着说道。

和信南道不同,进入莽山东道后一路上的见闻,让她感觉无比的安心。

有时候路上因为车马同行而产生了争执,双方也不会向信南道那边一样动不动就大打出手,只会行礼后解释一番,然后双方友好的避让,以免发生什么争端。

这种安宁的感觉让李彩衣觉得很好,甚至觉得全天下都这样该有多好啊。

徐平世听后微微一笑,“文风相比于其他道府确实很浓郁。”

“大人,要是其他道府也像东西两道一样的话,或许天下就没那么多纷争了吧?”

徐平世看了眼微笑的李彩衣,忍不住撇嘴摇头。

“妾身说错了吗?”,李彩衣好奇的问道,很明显徐平世并不认同她的话。

“你说的对,但也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