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连于谦都敢杀?”
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仿佛能将这股怒火喷薄而出。
与朱元璋不同,朱棣对于谦的评价更加深刻。
在他眼中,于谦不仅仅是一个功臣,更是国家的支柱,极其重要,事关大明的根基与未来。
甚至,他曾叮嘱后代,切勿轻视于谦,必须要重视这位忠臣,因他才是大明屹立千年、繁荣昌盛的关键。
历史上曾有多少风云变幻,多少局势险恶,而于谦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力守大明的基业。
事实证明,他当初的眼光是正确的,这份深沉的敬意,不仅仅是对于谦个人的崇敬,也是对于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天幕显示的历史告诉他,朱高炽、朱瞻基都遵循了这一原则,在危机四伏的局势下,才使得大明避免了灭顶之灾。
可悲的是,这位忠诚的栋梁竟然被朱祁镇亲手残忍杀害?!
朱棣的愤怒无以复加,周身气息凝重,杀气弥漫,目光充满了无法抑制的愤怒。
每一寸空气似乎都被这股怒火蒸发,时空在这一刻似乎都被冻结。
朱高煦和朱瞻基两人,面对朱棣的愤怒,显得心情各异。
朱瞻基脸色骤变,神情紧张,额头的冷汗不由自主地渗了出来!
他的心跳如鼓,他能清楚地感受到那股气氛的压迫。
面对如此局面,他怎能不慌张?!
毕竟,朱祁镇这场闹剧,正是他亲自给朱祁镇打下的基础,结果现在大明的乱象竟是由此引发。
而朱高煦则显得冷漠而嘲讽,冷笑着看着眼前的闹剧,仿佛这对他来说并无多大影响。
他对于朱祁镇的荒唐行为感到欣慰,因为这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件“好事”。
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朱瞻基的手段极为狠辣,对自己下了如此狠心的手段,实在让人咋舌。
他不禁暗自警觉,朱瞻基这人,日后必定要远离。
大明,朱祁镇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