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采购经理

张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了沉稳,他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缓缓说道:“丽姐,原石鉴定和采购可不是小事,这关乎公司的核心业务。虽说这小伙子看着机灵,但原石这行水很深,光有理论可不行,得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那位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也跟着附和:“是啊,张老说得在理。之前咱们为了一块原石和供应商反复拉扯,要是鉴定失误,损失可就大了。就怕他年轻气盛,容易冲动行事。”

被丽姐这样突然安排,我心里也是吃了一惊,不过感受到丽姐手心的温度,我只能硬着头皮,微笑着看向他们,礼貌地回应:“两位前辈的担忧我完全理解。我赌石的实战经验不敢说丰富,但也经手过不少有价值的原石。而且我对原石的鉴定方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单单依赖传统的经验判断。”

留着齐肩短发的女同事好奇地探身问道:“独特见解?这倒是新鲜,能具体说说吗?”

“当然可以。”我深吸一口气,大脑飞速运转,开始似是而非地讲起来,“传统鉴定原石主要看皮壳、蟒带、松花这些表面特征,再敲敲听听声音,判断内部情况。但我在这个基础上,还会借助一些工具。比如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皮壳晶体结构,晶体粗细、排列紧密程度,都能反映原石内部质地。如果晶体细腻紧密,原石内部大概率有高品质玉石。”

女同事眼睛一亮,接着问:“放大镜看晶体,这方法确实特别,还有别的工具吗?”

“还有强光手电筒。”我继续解释,“不只是用它看透光性,还要观察光线折射、散射情况。光线均匀柔和、散射范围小,说明原石内部结构均匀,可能蕴藏好料;要是光线杂乱、散射厉害,内部大概率有裂纹或者杂质。”

戴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微微点头,表情缓和了些,不过还是追问:“这些听起来有点太理论化了,实际操作中真的可行吗?”

我心里一紧,但还是强装镇定:“前辈,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就像之前我在缅甸矿区,就是通过这个方法赌对了一块帝王绿。当时那块原石摆在众多毛料之中,皮壳表现只能算中等,很多有经验的行家都只是匆匆扫了一眼就略过了。我用高倍放大镜仔细观察它的皮壳晶体,发现晶体排列紧密且细腻,这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接着,我又用强光手电筒照射,看到光线折射均匀、散射范围极小,几乎没有杂质感,所以我断定这块原石有很大几率出高品质翡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