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把事情闹大

冰之官阶 域外飞雪 2549 字 4天前

两人回到酒店房间,徐涛正坐在电脑上玩游戏,周建坐在旁边指导观看。见苏誉满脸凝重,徐涛把鼠标交给周建,疑惑的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苏誉被莫依按到沙发上坐下,气愤的说道:“扶贫村新盖的石料场被人破坏了,看门老头也被打成重伤。还好村民发现的早,没有酿出人命,我现在就准备回去处理。”

听苏誉现在就要回去,莫依一脸担忧,求助的眼光落在了徐涛脸上。

“这小妮子啥意思,舍不得男人走,自己不说话挽留,鼓动我干什么?哥们从来不做婆婆妈妈的事,何况苏誉有事要回去处理,这让我怎么开口呀?”徐涛暗暗的叫苦。

心里虽不爽,但这忙还得帮,何况他也感觉苏誉有些急躁,他稍微沉吟道:“你回去准备怎么处理?不会又是找到人,一顿暴力输出吧?”

你还别说,苏誉还真是这样想的,既然被徐涛说准了,他也没说什么,狐疑的望着徐涛。

“这事不能这样处理,你现在好歹也是干部了,动不动就赤膊上阵,这还要国家的法律干什么?你想过没有,这事情不简单,表面上是几个小流氓,背后说不定是官场利益。既然你是体制内的人,就要学会用规则收拾人。不然就给别人口实,把你的把柄送到人家的手里,在你升迁的关键时刻,很难保证他们不对你反戈一击,让你焦头烂额。”徐涛凝重的说道。

听完徐涛的话,苏誉一脸的诧异,心里暗想:“这小子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关键时刻能说出这么有哲理的话。不得不说,他说的有道理,自己确实想的有些想当然了。”

想到自己的身份处境,他苦笑一声道:“我就是个乡村小干部,规则也许就是针对我这种人量身定制的,让我利用规则收拾人,最后被收拾的估计是我吧?”

苏誉和徐涛的对话周建听的一清二楚,其实,他也在思索这件事情的处理办法,苏誉话音落下,周建就放下鼠标,坐在对面沙发上说道:“苏誉,你不要气馁,涛子说的对。我认为,你现在就让村民去县政府反映,把这个事情弄的家喻户晓,然后我们找个记者下去转一圈,写一篇破坏蓄意破坏扶贫工作的报道出来。这样一来,无论是市里还是县里,都不得不重视。他们不单是要对村民有所交代,还得让上级领导满意,更要封住社会舆论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不留后患的解决问题。”

“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还别说,周建的主意虽然有点损,但绝对实用。这就是徐涛所说的用规则治规则吧!从头到尾,只要苏誉不发声,少露面,县里抓不住他的把柄,也只能是无可奈何。”想明白了这一点,苏誉拿出电话拨了出去。

安排了北三村的事,褚云哲和李一鸣也来了,几个人又商量了细节,褚云哲给宣传部一个关系打了个电话,约好了省报笔杆子明天去呼兰县,几个人又聊起徐涛的'人文置业'来。这还是苏誉根据'人文始祖'里的记载,希望徐涛的企业少一点铜臭味,多一点文化气息,开发地产的同时也是开拓人文文化,传播中华文明,促进思想的进步。

……

接到苏誉的电话,张云山,周二娃,吉永成三人商量了一下,分头去行动了。

安顺市闹得沸沸扬扬的倒汪大戏,终究还是落下了帷幕,最终以市委书记卢跃的失败而收场。矿山征地伤人案,死伤者被判定为工伤,获得了高额赔偿。土地征用价格合理,符合相关政策,也兼顾了双方利益,最终结局令人满意。既然死伤苦主们都已撤诉,那些上访者被认定为非法集会,所有罪责皆由镇长潘文平承担,潘文平死了,一切都尘埃落定。

经过上下其手的运作,常务副市长汪建成有惊无险躲过了一劫,保住了官帽子。市委,纪律两大佬联合出手,又都双双败北,案子没有证据,最终无疾而终,这也更加助长了那群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

钱永利也在这个档口官复原职了,恢复县长职务第一天,北三村就出现了打砸石料场的恶性案件。这一次,除了派出所跑前跑后忙碌着,县镇领导装聋作哑,没人理会。因为谁也没有把一群穷泥腿子放在眼里,量他们也翻不起大浪。

要说石料场被砸,除了北三村村民恼怒外,还有几个人比苏誉还难受。从昨天晚上接到报案,胡杨镇派出所一晚上没有休息,折腾了一天,案件报到县局,被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退了回来,所长董磊还被局领导训斥了一顿。

从县里回来,董磊约了唐玉山和李济源两位副镇长,还有信用社主任范秉阳大家聚一聚。出这样的事,谁心里好受,听董磊的提议,大家都到城边村一个烧肉馆里,这里的老板是董磊的表弟,为了避人耳目,老板索性把他们安排在自家屋里的大炕上。

几人坐在炕上边吃边喝唠了起来,就听范秉阳说道:“这事透着邪呀,按理说出这么大的事,县里镇里都要过问一下,毕竟是扶贫项目,可如今没有一个领导过问。两位镇长,你们怎么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叫我们副镇长,如果去掉那个副字,老子一定扒了那群孙子的皮。明摆的事情,砸场子的就是想开场子的。这里面有镇领导,甚至有县领导的影子,我最担心苏誉扛不住。”唐玉山边啃骨头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