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之所以能是中国古代所有王朝里最能赚钱的朝代,这还真的是因为人家身上确实有几把刷子。赵恒刚登基的时候国库可以说是处于严重营养不良的状态,他的老爹赵光义在位期间又是打仗又是建寺庙和道观,另外每年还对数目庞大的官员队伍进行年度性的各种例行赏赐,这可就把刚登基时的赵恒给害苦了。可是,赵恒登基还不到两年的时间,宋朝的国库却再又变得充盈起来。
就是在折逋喻龙波来朝之后没几天,赵恒让三司各部门呈报各自现有的家底。得到诏令后,度支司和户部司两部主官相继把数目给报了上来,但唯独掌管盐铁司的陈恕迟迟不上报。赵恒命宰相责问其为何迟迟不报,而陈恕的回答却让赵恒的心里是五味杂陈。
陈恕的回答是:“陛下这么年轻,我担心他知道我们现在手头宽裕了会生奢侈之心,所以我才迟迟不敢上报。”
如此看来这个陈恕也是一片苦心。得到陈恕的这番反馈后,赵恒为此也是颇为感慨,他没有怪罪陈恕反而还对其大为赞赏了一番。
以德治国,赵恒确实是做到了,此时的宋朝不但国内太平无扰,百姓安居乐业,北方和西北两处外患最为严重的边疆地带也是久不闻兵戈之声。不管后来赵恒变成了什么样,单论登基之后的这将近两年的时间,他的表现和他所取得的成绩足以让他的老爹在另一个世界里感到欣慰,但同时也或许会感到有一丝的汗颜。
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之下,宋朝在赵恒的带领下稳步地向上攀爬,军力不好说,但至少整体的国力在不断地增强。钱开始多了起来,粮食的储备也在日益增长,社会也大体稳定。既是如此,赵恒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地开始睡大觉呢?很抱歉,不能!因为他有一个可怕但却一直都在沉默不语的恶邻居!
谁啊?辽国!
此时距离宋辽最近一次大战徐河会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这十年里辽国人不知为何一直都很安静,驻守在幽燕的耶律休哥对宋朝的边境是秋毫无犯。别说是什么辽国军队的传统运动打草谷被禁止了,就连辽国民间的土匪跑到宋朝境内去抢劫都被辽国皇帝下令抓了起来并斩首示众,在这之后还把抢劫的物品还给了宋朝。
看样子辽国人似乎想跟宋朝就此和平相处,但令人不解的是赵光义在此期间曾先后两次遣使去和辽国人商谈议和之事却都被拒绝。赵恒登基之后也向辽国人传达了两国通好的意向,可辽国人的回应仍然是沉默。
辽国人究竟想干什么?没有人知道,按照非此即彼的理论,辽国不同意和谈就意味着他们还想打,但具体什么时候打却不得而知,反正宋朝这时候是再没有谁还想着要主动去攻击辽国。至于什么收复燕云就更是想都不敢想,毕竟他们现在连一个李继迁都不搞不定,那还凭什么想着要去收拾辽国人?一点也不夸张地说,自从雍熙北伐失利以后,整个宋朝就再没有人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再度北伐收复燕云,能保住现有的地盘就已经算是祖宗保佑了。
树欲静而奈何风不止,公元999年初,赵恒得到密报说辽国那边正在商量着要再次对大宋开战,但具体何时开战却不得而知。还没等赵恒开始紧张,他的头却疼了,但他的这个头疼并不是辽国人带给他的。
在度过了风调雨顺的两年后,这一年中原地区再次遭遇严重的春旱,这把赵恒逼得差一点就想学他老爹下罪己诏以答所谓的天谴。可是,他实在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出错了,他一没奢侈浪费、二没沉溺美色、三没大兴刀兵,他一直在“以德治国”,可上天为什么就要给他来这么一个天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