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对此表现得很是感激,可当他进了府库之后却又变得慷慨激昂和悲愤。他叹息道:“国都亡了,我还要这些银子干什么?”
史称其将府库中的大量财物都分发给了身边的近侍,至于他自己有没有拿抑或拿了多少就不清楚了。
另外,据《南唐书》和《江南别录》记载,李煜还干了一件事,这件事对中国的书法艺术来说是一件相当令人惋惜的事:由于李煜和他老爹李璟都有很深的文艺和文化情结,南唐的府库里也因此而珍藏了很多的名家字画,这里面就包括钟繇和王羲之的墨宝真迹,然而这些东西在城破之后都被李煜命人给一把大火烧成了灰烬。
有些东西既然我得不到,别人也休想得到——别以为这是没文化、没教养的人才会有的想法和行为。
好了,这个磨人的李煜终于是该谢幕了,但这只是他的南唐谢幕了。至于李煜,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和地位这时候才刚刚开始拉开大幕,等到他今后日夜在亡国的悲愤和苦闷中痛苦不堪之时,等到他写出那些不朽的名篇佳句之时,他的历史地位才会真的得以确立。他不是一个好的国君,但宋词能够在中华文化史上与唐诗并列,李煜功不可没——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我们到时候再来细说。
平定了南唐之后,赵匡胤开始大赏有功之臣,就连南汉的那位末代皇帝刘鋹也得到了封赏,他的爵位由侯爵变成了公爵,成了宋朝的彭城郡公。被带回开封的李煜也被封了个侯爷,只是头衔稍微有点膈应人——违命侯。另外就是参与此次宋朝灭唐的各级将帅:原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曹彬被封为枢密使并领忠武军节度使,原山南东道节度使潘美加官为宣徽北院使,李汉琼、刘遇、田钦祚、梁迥以及未来的北宋一代名将李继隆等人也因为战时的军功而相应受赏。
曹彬就此成为了宋朝的第一军人,他不但是节度使还是枢密使,以一个军人的身份掌理宋朝的军务,这在整个两宋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整个北宋就只有曹彬、王德用和狄青是以军人的身份掌理枢密院,至于后来南宋的那位同样以军人身份成为枢密使的张俊,这个人我们不提他也罢。
说来曹彬能在此时获封枢密使还得“归功”于潘美。当初发兵南唐之时赵匡胤就公开许诺事成之后要给曹彬升官且是让他出任宋朝的枢密使。走出宫门之后,潘美向曹彬提前表示祝贺,曹彬却只是淡然一笑,说此事难成。潘美询问原因,曹彬回答:“北汉未平。”
没想到等到二人从金陵回朝面见皇帝的时候,赵匡胤果然变卦,他说:“曹彬啊,本来朕是准备让你当枢密使的,可枢密使已经是最大的官儿了,如果往后你再立功朕就没法再封你了,要不等你今后拿下太原再封你当枢密使吧!”
听到这话,潘美当即忍不住笑场了。这一幕恰好被赵匡胤看到了,赵匡胤觉得潘美这是在笑话他说话不算数,于是他红着脸问道:“潘美,你在那里笑啥?”
潘美将之前曹彬的那个预言说给了赵匡胤听,赵匡胤这下彻底无语了,这明摆着他是没退路了,于是他也只好一咬牙把枢密使的帽子戴在了曹彬头上。另外,赵匡胤还赏赐了曹彬数十万的钱财。当曹彬回到家看到满屋子的铜钱不禁发出了一句人生感悟:“哎,其实当不当枢密使又有啥关系,给钱比啥都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