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太上皇和皇帝的差别(中)

当然也不怪皇帝要杀死这些人,皇帝起兵造反时,兵部的一位尚书亲自带兵镇压,皇帝这要是不杀他的话,只能说明皇帝脾气好。

至于剩下两位,其中一位是真正的叛国,那人是原本的太子党,太子党当中的很多官员在皇帝即位后还是留在朝中过的,那些被皇帝杀掉的官员当中很多人都是太子党,甚至还有很多官员在皇帝手下做事,就是为了给太子报仇,所以他后来就私底下和契丹有所来往。

至于另外一位被处死的兵部尚书,是因为他兵败了,兵败本来是不应该被处死的,但是皇帝还是处死他了。

因为那场惨败是皇帝不同意的,皇帝原本是需要一场胜利的,因为皇帝即位后,没打过太多的胜仗,虽然不是一场胜仗都没有,但是和现在这种输的少不一样,那时候的大吴赢得很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那时候的兵部尚书张照为了皇帝的面子,就答应了这件事情,这件事情对于皇帝来说,是一件让他很欣慰的事情,但是他没有想到的事情是,那是一场惨败。

当年的五月十日,契丹攻下了幽州等地,而五月二十日,吴军从太原分路东进,翻越太行,二十九日抵镇州,进入河北平原。六月初七,张照调发河北诸州的武器装备和粮秣运往前线。

六月十三日,张照自镇州出发,十九日次金台屯,募民百人为向导,二十日至易州之西,过拒马河入境。

吴军当时推进得很快,不到十日,在六月二十三日,大军就至幽州城南,驻跸宝光寺。

而后六月二十五日,张照就开始攻城,在围攻十数日之后,敌将李贺楠献出城池投降,这件事情是张照没有想到的,张照原本以为对方是会坚守到援军到来的,但是对方投降得很彻底,甚至于下令投降之后,城中都没有做任何抵抗。

就在大军休养生息的时候,契丹酋长李长难大军至幽州,张照督诸路军攻击,两军战于柳词河,李长难力战不支而败退。

然而当时的吴军连续近二十日不停地猛攻幽州城,而休息的时间不过只有一日,士卒早已疲殆,故而虽然战胜,但是实在没有余力了。

可是实在是让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张照居然没有打算让这些士兵休息,而是打算一鼓作气,直接歼灭对方,带领大军,从中午到傍晚只追了十余里。

令张照始料未及的是,李长难的弟弟李和泽率军出其不意间道而来,人人手持火炬直冲,吴军不知其多寡,未等接战心里已经发怵,故不敢接战,张照知道距离幽州城较远,于是欲据柳词河为抵御之计。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李和泽居然已经想好怎么应对,李和泽先收容李长难败军,使之回去再战,与吴军相持,然后与李长难各自统帅精锐骑兵,从原本的李长难军的左右翼挺进,乘夜夹攻吴军,实行两翼包围钳击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