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年北长舒一口气,他并不打算自己这边的人和对方动手,他这边的人都是实力不差的,对方就算是武林中的高手,也是不如他身边这几个人的,他身边这几个人虽然不都是张轩和宋衡这样的高手,但是能够在羽林卫中得到张轩认可的,实力应该也不会太差的,齐年北不愿意相信张轩,但是相信他看待人的眼光还是有的,张轩作为羽林卫的大将军,为人和处事都不说的话,在别的地方也是有能力的。
他记得老师曾经和他说过一些话,凡是跟在皇帝身边的人,都是皇帝信任的人,就和皇帝对待宋衡亲近,就是因为他信任宋衡,而这种信任,是宋家历代人用生命和荣誉所铸就的,当然也有宋衡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宋衡自己的魅力,宋衡或许没有成为刑部主官的能力,但是他的能力也足以让他在十几年内当上其余五部的主官之一。
但是当时答应过在场众人的话,他也不能够放弃,这些人或许有各自的小心思,但是这是人之常情,这次下到这里来,是他和宋衡提议的,就算是有皇帝的旨意,也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这种事情也不能够怪人家爱惜自己的性命,没有任何人的性命是应该丢失的。
他不觉得有谁是不应该去死的,所以他觉得这些人也有活下去的权利。
张轩倒是觉得宋衡和齐年北有些太过于仁慈,他为手下的人说话,是他的本分和他身为大将军该做的事情,换句话来说,这些事情就是他张轩该承担的因果。
可是他们两个人不同,他们两个人不需要在意这种事情,而且依照宋衡的实力,就算他们当中有人想要造反,只要张轩不出手阻拦,就没有人能够在宋衡面前走下来十数招,群起而攻之的话,那么他们有逃跑的机会,可是逃出去之后,只要是宋衡没死,那么在场的所有人都是一个下场,被人冠以逃兵的名号,然后被皇帝处死,就算是没被处死,这也是被流放的罪责。
至于他们能不能杀死宋衡,杀不死的,宋衡要是手里有着趁手的兵器,最多半个时辰,除了张轩之外的人,都会死的。
要是他们侥幸杀死,在场的人包括齐年北在内,都会死的。甚至整个羽林卫的人都会被换掉,虽然这对于皇帝来说,是好事,但是皇帝并不会觉得这是好事的,因为对于皇帝来说,要是宋家有问题的话,那么整个朝堂的官员都会和他拼命的,那些官员当中,绝大多数都会卖给宋家一个面子,宋衡是齐国公,可是宋家又不是只有齐国公这一脉,只是因为齐国公这一脉,宋家才会如此庞大,在宋家没落之前,他们不介意让皇帝也难过一些日子。
至于那些不喜欢卖宋家面子的人,这次也会行事的,宋衡一死,正是朝臣恶心皇帝的最好时机。
皇帝是个掌控欲极强的人,要是被他找到机会,很多大臣都会被他算计的,这也就是帝王术和权衡,但是这种事情会让皇帝成为自己心里那种掌控天地的君主,但是对于眼下的臣子来说,他绝对不会算是明君的,明君是应该无为而治的。
太宗皇帝时,曾经有过这样一篇文章记述当时大臣对于明君的希望,“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尤其是在朝中大多数大臣都以黄老之学为重的前提下,皇帝这种不放权的行径,简直就是让每一个大臣都觉得恶心的地方。既然皇帝喜欢用这种方式恶心他们,他们自然也会用这种东西恶心他。
但是当时有着齐国公在其中制衡,皇帝对待群臣也是尽量委以重任,群臣也不会因为这些事情辱骂皇帝,不然就凭借着皇帝在后宫做的那些掩耳盗铃的事情,群臣就能够骂得他大发雷霆。
所以对于皇帝来说,宋衡除了自身能力讨喜以外,身份的重要性也是不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