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忠与王允谈判

王允手抚胡须,有些得意,便吩咐手下,把纯金的招牌挂到了书院正门。

王允笑道:“祥龙公自然是聪明人,也愿意作聪明人,我们作臣子的,都想作一个辅政辅国辅君的大臣,但事世难料,谁是皇帝都是我们的福分。只要祥龙公懂得这份道理,做个规矩大将军,这情分自然是要收的”。

宋忠见王允从新落了座,吩咐手下人换了新茶,心里就有了底了。便说道:“现在这里安静吗?可以谈事情吗”?

王允说道:“我刚刚已经让手下都撤了出去,没有可以打扰我们,甚至偷听到什么”。

宋忠说道:“这件事,本应该是祥龙公与您两个人谈的话,但两个人的身份在朝堂上,太过敏感,恐怕有心人会利用。而我可以代表祥龙公,我们的意思是想在水运上分一杯羹,当然朝廷的税收与漕运的许可,我们都会花钱正常购买”。

王允看着宋忠脸上的笑容,微微皱眉,他在思考这个人说的话的份量。半响,王允才缓缓说道:“我相信你可以代表祥龙公,并且我和谁谈都可以,我不认为这是对我的污辱,但我这个人很直率很坦诚,也许我比你见过的任何人都要坦白,坦白的说,我不太喜欢你,特别是你脸上的笑容,好像在笑容里隐藏着什么。同样的,我也不喜欢陈俊楠这个人,我们虽然同朝为官,也没有什么过结,而且以前一起对付董卓,我们应该很好谈合作的。但现在把我们分到两个阵营之中,虽然陈俊楠表达出自己想做一个中立派,但在别人眼中就不这样看了,他们会按派别来划分,选择站边。如果陈俊楠参加了我们派别的利益,就需要我们派别里有人让出这些利益,我这么说你懂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忠脸上笑容不减反增,语气一冷道:“巴蜀之地,是祥龙公的属地,政治上,他奉行唯才是举,打破士族在选官上的垄断;经济上,他推行屯田,鼓励农人开荒生产,遏制了士族的土地兼并;军事上,祥龙公又初创都督制,对拥兵自立的豪强做出了有效约束。当然有不尊法令者,恐怕下场会非常惨,祥龙公是有大仁爱的君主,他的双手自然不会沾染这样的鲜血,但我宋忠,虽有善名,却是心狠手黑的人。祥龙公不能做不愿做的事,我们臣子都可以替他完成。而且祥龙公身边像我这样的人大有人在。至于巴蜀此次粮价被人为的压价,并且运输不出的人和事,我们都调查清楚了,至于人已经被我派去的人就得正法,而事情会一步步查清,如何贿赂上级官员,如何里应外合。这些很快就能查清”。

王允说道:“查清又能如何,巴蜀的人,我救不了,管不到那么远。但洛阳的官员,可不是凭你们一面之词就可以下结论的”。

宋忠笑道:“当年秦国的蜀中后,郡守李冰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得巴蜀成为了秦国天然的粮仓,而巴蜀始终是作为后方粮仓的,巴蜀百姓可以从容的生产,如今粮食运不出,整个中原地区,甚至洛阳都会缺粮。粮价一天一涨,到时就不是我们巴蜀的责任,而是这粮道不通的责任。到时皇上必然严查,而我们早有准备,人和证据都会交到皇上手上。那时恐怕王大人也不一定好过……”。

王允咬了咬牙。“祥龙公好大的手笔呀!相传祥龙公身边有一群能臣,果然身边有能人异士。若我拖上几个月,恐怕巴蜀的粮食都会在雨季长出绿色的毛吧!都知道巴蜀是一个多雨的季节”。

宋忠说道:“粮食变了质自然不能食用,用来喂喂猪也是可以的,不行的话就烧掉,反正剩下多少,价格加着倍往上卖就可以了。祥龙公是不愿意这样作的,但我们会劝祥龙公,农人种粮嘛!自然想多赚一些钱,好改变一下生活。祥龙公自然而然的就会同意”。

王允赫道:“大胆!敢哄抬粮价,也不怕朝庭治你的罪”。

宋忠缓缓收起笑容,“我们不应该这样兜圈子,我们巴蜀要水运的通运权,漕运的官员要有巴蜀的人,至少从汴渠进入黄河(在荥阳附近),然后转入洛水,经过洛水可以到达洛阳。这一块的权力,必须由我们巴蜀自行管理,不然巴蜀的粮食将会越来越少”。

王允说道:“你们现在运粮运不出来,现在到成了我要担心粮食不运出来,而且巴蜀粮食运不出来,还因为我们打压巴蜀的原因,而且还掌握了证据。真是好计谋好手段。但是为什么要用这件事来作要挟,一切恢复正常不就好了”。

宋忠在一次恢复自己经常挂着的笑容,“因为我们巴蜀不喜欢你们这些人,不喜欢看着你们这些掌管权利的官员,穿着干净整治漂亮的衣服,污染这个国家,然后假装成体面人,事实上我们都很烦感这样的人,这些人不择手段,剥削百姓。明明是我们巴蜀在帮助你们,却要千恩万德的感谢你们”!

王允说道:“不要把人说得这么丑恶。历朝历代都会控制巴蜀的粮食价格,不然巴蜀就没法管理了”。

宋忠说道:“我是一个伪善人,而你王允是一个正直的好人,至少很多人是这样的评价,我希望不要让您的手下,污毁了您的清名。水运这件事,您可以考虑考虑,我们会非常耐心的等待您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