搁内陆办厂,一年挣几千万美刀,都不用上面知道,两家的老头子就得主动交公。
在港岛办厂就不一样了,山高皇帝远的,两家老子管不着。
一番认真的商讨后,俩老公子决定分工合作。
陈栋屏负责去港岛盖厂房雇工人,胡小洋负责联系内陆的电机厂、扇叶厂、开关厂等等配件厂给港岛的工厂供货。
等挣了钱,哥俩好五五开,公平公正!
计划制定完毕,问题出现了……钱从哪来?
从内陆往港岛发零件,属于出口创汇。胡小洋掂量了下自己,主要是他老子的能量,第一批货就算不能赊出来,也能只付一点定金就行。
但在港岛买地建厂雇工人,都是要花费真金白银的。
俩老公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掏掏兜……难道万丈雄心就这么中道崩殂了?
不!
融资!
内陆的钱没用,得融外汇!
问题又来了?
放眼内陆,谁兜里有钱,有路子能弄到外汇,还有眼光有胆子敢投资?
平头老百姓直接pass,只能是那些跟两位老公子一样出身的二代和三代豪雄们。
哪里是豪雄们扎堆儿的地界?
京城!
两位老公子制定好方案后,第一时间联系了京城的好友故交……结果,完蛋货!全是完蛋货!
一群要眼光没眼光,要魄力没魄力的完蛋货!
于是,两位老公子又将目光投向思想开放,眼界高远,个顶个有经济头脑的沪市豪雄。
在行动之前,俩人痛定思痛,意识到计划虽好,但自己号召力不行,无法取信于人。
得立个有号召力,大家愿意相信的头面人物在前面当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