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隔行如隔山

1976步步生莲 方寸山下 1213 字 3个月前

有荣宝斋的修复师傅,也有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还有清北考古系和历史系的教授。

有意思的是,赵教授和王世襄也来了。

赵教授是研究古建筑的,对书画只是爱好。是博物院把电话打到五号院,给王世襄安排任务。刚好赶上赵教授今天没课,来五号院检查工程进度。好奇之下,跟着王世襄一起来了。

老王头儿这趟是来完成院里交给他的任务,模样神情看起来贼严肃。别说,还真有点专家学者的意思。

当然了,这种感觉仅限于不了解他的人。

了解他性格的曲卓瞅着,总是忍不住的想笑。逮到机会就偷偷冲老爷子皱鼻子眨眼……嘿~别说,老头儿硬是能绷的住,直接把某人当空气。

赵教授看不下去了,暗暗瞪了曲卓一眼,用口型训斥:“别胡闹!”

曲卓缩了缩脖子,在角落里坐着听一帮老头瞎讨论。

不能说瞎讨论!

但凡被喊来的,都是真正有两把刷子的业内行家。

比如曲卓“摸”过的那本黄帝内经·灵柩……老头儿们可没有“挂”,虽然分辨不出书皮上的字是什么。但愣是通过纸张的纤维密度和粗细,判断出是檀树皮和稻草,还加了黄柏。由此推断出,这很大可能是唐中期的一本古籍。

而且,纸张材质考究用墨精良,是官制藏书。

另一本书,书皮是清中后期的,材质和墨质不佳,但书瓤里掉下来的一小点点脆屑,符合南宋时期纸张的特征。

至于那三幅画,裱背的纸张和画轴都是民国时期的产物。至于里面被装裱的画,要打开之后才知道是什么。

两本手札就比较有意思了,一本是民国仿古的产物。估计是某位得意古风的人物用这玩意给别人写信。

有多少价值,就要看写信的人和收信的人是谁了。

另一本来头有点大,不知是颠簸还是晾干后有人强行翻看,手札能掀开一些。

里面的纸张分层,两边有字的一面贴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