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大医之体⑴,欲得澄神内视⑵,望之俨然⑶。宽裕汪汪⑷,不皎不昧⑸。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⑹。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⑺,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⑻,邀射名誉⑼,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⑽,勿左右顾眄⑾;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馐迭荐⑿,食如无味;醽醁兼陈⒀,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⒁,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⒂,斯盖医之本意也。
⑴体:风度。
⑵内视:谓不视外物,排除杂念。
⑶俨然:庄重貌。
⑷宽裕:气度宽宏。汪汪:水宽广貌。此喻心胸宽阔。
⑸不皎不昧:谓不亢不卑。
⑹参差:差错。
⑺审谛:仔细观察。覃思:深思。
⑻率尔:轻率貌。俊快:洒脱迅捷。
⑼邀射:谋取。
⑽绮罗:指穿着绮罗的人。为贵妇、美女的代称。
小主,
⑾顾眄:斜视。
⑿珍馐:贵重珍奇的食品。迭,交替。荐,进献。
⒀醽醁(ling lu):美酒名。
⒁“夫一人”二句:语本西汉刘向《说苑·贵德》。隅,角落。
⒂至人:古代之思想道德达到极高境界的人。(中医传自道家,道家将高人由高到低分为真、至、圣、贤四个等级。)
为医之法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⑴,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⑵,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⑶。
老君曰⑷:人行阳德⑸,人自报之;人行阴德⑹,鬼神报之。人行阳恶,人自报之;人行阴恶,鬼神害之。寻此二途,阴阳报施⑺,岂诬也哉?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⑻,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⑼,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⑽。志存救济⑾,故亦曲碎论之⑿,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⒀。
⑴谈谑:谈笑。谑,开玩笑。喧哗:大声吵闹。
⑵戴面:仰面。
⑶膏肓:此喻恶劣习气。
⑷老君: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唐代乾封元年上尊号“玄元皇帝”,武后时改称“老君”。俗称“太上老君”。
⑸阳德:指公开做的有德于人的事。
⑹阴德:指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
⑺阴阳报施:即上文所云阳施则有阳报,阴施则有阴报。
⑻经略:谋取。
⑼冥运道:犹冥道。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