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疑似电磁炮质量弹的弹丸,来得实在太快,几乎是看见天上那银白光点波动了一瞬间的同一时刻,第二艘海巡船的舰桥位置直接就被撕开了,令人牙酸的金属断裂、崩碎声,几乎是和质量弹划过空气的尖啸同一时间响起。
“...至少在二十马赫以上!”
一名技术军士战战兢兢地说道,同时抹了一把额角的冷汗,脸色白得简直像是刚从冰水里捞出来一样。
电磁炮。
这肯定是电磁炮无疑了。
大伙都是懂行的,主流的防空导弹,虽然也超音速,速度也就几马赫而已,哪怕是重炮的炮弹,四五马赫都顶天了。
要快不是不能更快,问题是弹速和载荷本身就是一体相生的两个反面,同等装药、膛压的情况下,再怎么优化也优化不到哪里去。
炮弹,最起码火炮的炮弹,现阶段是远不可能有这么夸张的弹速的。
至于那威力就更夸张了——一炮轰断一艘有加固船舱的两千吨海巡船,整艘船像是被从舰桥给一棒子戳断了似的直接砸没了,这得是几十年前那种重甲炮舰的中、大口径主炮,才能有的威力!
必须承认,现代的反舰手段,如果单从‘刚性冲击’这一点上来说,普遍是不如二战末冷战初期的。
毕竟,这大半个世纪里,人类的军事科技进行了许多次的革新,在战略战术上都产生了相对应的变革,彼此之间已经相去甚远。
二战时期,巨舰大炮还未被航空机动作战所取代的时候,主力舰的设计思路是‘叠最厚的甲’,故此也得用‘最锋利的矛’来针对它。
但等喷气机、雷达、导弹等技术都成熟之后,叠重甲无疑就非常脑残了——没有雷达、无法全天候作战、慢腾腾的螺旋桨机都能轻易收拾大和武藏这种级别的巨无霸,若是等前者丢掉航弹、机炮换上制导炸弹或反舰导弹,那就更别提了。
就如同后世在陆军装甲体系之中发生的升级换代一样,也是在冷战时期,海军从‘甲弹对抗’的老路上走了出来,以导弹拦截取代了装甲硬碰硬,进入‘空海一体’、‘信息对抗’等诸多维度共同主导的复杂时代。
事到如今,已经没人叠甲,更没人堆高穿甲装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