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都是把建文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我相信他会想办法将建文除掉的。”
朱高炽说完,从他那憨厚老实的脸上露出了一个很罕见的狡诈笑容。
这让一向荣辱不惊的道衍和尚都看的有些错愕。
“世子说的也有理。”
“弑君篡位确实是大逆不道之举。”
“燕王殿下应该会想到好办法,让建文自然地驾崩。”
道衍和尚虽然对朱高炽突然黑化还有些不太适应,但他觉得朱高炽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
与其让朱高炽背上一个弑君篡位的千古骂名,不如让朱棣代劳了。
反正朱棣已经背上了造反这个罪名,这个罪名是洗不掉的。
所谓虱子多了,不怕痒。
干脆让朱棣把所有的锅都背了算了。
到时候所有的骂名都是朱棣的,朱高炽继位就算是干干净净的了。
朱棣作为一个父亲,为儿子挡一些骂名,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而且有他关注着局面,朱允炆就算耍些小花招,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于是道衍和尚同意了朱高炽的意见,暂时他们不对朱允炆出手。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时间犹如白驹过隙。
很快,就来到朱棣册封朱瞻基为太孙的日子了。
这次的册封大典还是在奉天殿举行。
虽然朱棣现在名义上还只是大明的监国,他册封的太孙也只是燕王一系的太孙。
但整个大明,乃至周围的番邦小国都知道朱棣这次册封的是大明的储君。
不出意外的话,过了几十年,大明的话事人就是今天册封的这个燕王太孙了。
所以朝廷上下的文武百官,各地的藩王,以及驻扎在京城内的各国使臣,纷纷按照册封皇太孙的规格和礼仪出席了这次活动。
当然,作为名义上大明皇帝的朱允炆也被请到了现场。
作为吉祥物的他,要亲自帮朱棣宣读册封太孙的诏书,并给朱瞻基册宝,这样才能显示出朱瞻基太孙之位的合法性。
随着殿外的一声钟响,奉天殿内外所有官员皆整齐地站成数列,按照官职大小,依次朝外排列。
朱允炆身着龙袍,头戴冕冠端坐在龙椅上,而朱棣则身着亲王的冕服站在朱允炆前面,替他俯视着殿下的文武百官。
“殿下,吉时已到。”
郑和见时辰差不多了,便小声地对朱棣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