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盔甲碰撞的声音以及士兵们低沉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壮丽的出发乐章。
晨光中,他们的身影逐渐拉长,仿佛要将这份坚定与勇气传递给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
秋水大营,一个听起来便蕴含了秋水共长天一色之美的名字,实则是一处战略要地,静静地伫立于周邑不远处的河滩高地之上。
振洛北与李业宁并肩而行,李业宁作为营指挥使,其沉稳与睿智在队伍中颇受敬仰。
随着距离的拉近,那片隐于晨曦中的军营逐渐清晰起来,其规模之宏大,布局之严谨,让人不禁暗暗赞叹。
“二公子,您看前面那条小河,当地人称之为秋水。”
李业宁指着不远处那条看似平静无波的小河,眼中闪烁着对地形的熟悉与敏锐。
“别看它现在水量不大,一旦汛期来临,河面宽阔,水流湍急,足以成为一道天然屏障。”
振洛北顺着李业宁的指引望去,心中暗自点头,秋水之名,果非虚传。
他随即问道:“既如此,为何选择在此扎营?”
“正是为了防范敌人利用秋水之便,突袭我军侧翼。”
李业宁解释道,语气中透露出作为指挥者的深思熟虑。“此地易守难攻,且能够及时掌控秋水动态,进可攻,退可守,实为兵家必争之地。”
进入营地后,振洛北环顾四周,只见营帐林立,却不见想象中的人声鼎沸。
他心中疑惑,遂向李业宁求证:“大军尚未集结完毕吗?”
“正是如此。”李业宁回答得干脆利落,“平日里,这里仅驻扎有不到两千的精锐之士,以作日常防务之用。而今战事将起,预计将有六千大军在此集结,以应对可能的危机。”
振洛北闻言,心中暗自盘算,以他所见,营地内的人数似乎已颇为可观,怎料李业宁却笑道:“二少爷,您有所不知,这营地中除了士兵,还有大量的民夫。他们虽非战斗人员,但在后勤补给、工事修建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统计兵力时,他们往往不被计入其中。”
振洛北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忽略了这一点。
他接着问道:“既然如此,我军不是号称有万人之众吗?为何只能集结一半多点的部队?还有,这临时集结又是何故?”
李业宁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沉稳与自信,他向振洛北透露了军中的实情:“将军麾下兵力,实则远超一万之众,确切地说,是一万三千精锐。平日里,他们如同繁星般散落各地,为了就近解决给养问题。
试想,若是将如此庞大的军队集中于一地,粮草辎重的供应,无疑将成为一大难题。
而今,得知敌踪已现,将军英明决策,方有我等此刻之集结。”